开局食摊,郎君靠捡(美食) 第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摆摊怎么了?摆摊怎么了!”关鹤谣气得换了副面孔,语气极其愤概,“摆摊摆得好,炫富炫到老!”
  她就喜欢摆摊!
  摆摊,那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事情!
  *——*——*
  如昼夜川流不息的秦淮河一般,这座城市也仿佛从未真正入眠。
  三更夜市刚尽,五更早市又开张。不论风雨寒暑,必是白昼通夜。
  走了近两刻钟,直至晨曦渐露,主仆两人可算到了庆丰街。
  庆丰街靠近秦淮河东边的武定桥,向来是最热闹的早市之一。
  关鹤谣和掬月已算是来得最晚的一批了。
  市肆间早已熙熙攘攘,沿街店铺点着灯笼开张,生肉、米粮作坊备齐货物正在装车,摊贩则忙着清街摆摊。
  耳边是贩夫走卒口音各异的吆呼声,是牲口禽鸟的叫声,是辘辘的车轮声。
  鼻尖有汤药铺子飘来的药香,有炊饼蒸屉的袅袅热气,有秦淮河商船刚运来的鱼虾鲜爽。
  杂乱却热烈,质朴又繁华。
  无论看多少次,这欢乐的市井百态总能让关鹤谣心情极好,让她暂时忘记关府那些糟心事。
  她哼着欢快的小曲,领着掬月快步走着。不怪许多商户都说,那卖炊饼片的关家小娘子逢人三分笑,再逢就六分,让人看着就高兴。
  照例,两人先去禽货摊买了二十五枚鸡蛋。
  没走几步,就听得卖炊饼的郭大招呼着:“关小娘子,来啦!喏,都给你晾凉了,保准不粘皮儿!”
  这时的“炊饼”,便是现世的馒头。
  背着六十个白白胖胖的大炊饼,拎着装满鸡蛋和酱料的竹篮,两人脚步也没有慢下来。
  又走了不到两百米,就到了一家挂着红纱灯笼的小铺前,横匾上书“刘家香饮子”。
  大宋人甚爱各色汤饮,天子常以汤饮赐予臣下,民间饮子摊铺更是随处可见。
  天寒喝热汤、熟水,天热便喝冰凉的水果浆水、渴水。
  什么厚朴汤、杏酪汤、冰雪甘草汤、荔枝膏水、五味渴水……就是天天喝,个把月也不带重样。
  这家香饮子铺是一对老夫妇所开,夫姓刘,妇姓吕。
  老夫妇心善,不忍看关鹤谣和掬月两个小娘子辛劳。不仅让她们在自家棚子下摆摊,还允准她们将架车儿和碳炉子等物品存放在店里,不用每日搬动。
  老两口早已忙活起来,正守着四个大灶熬着各色药汤。关鹤谣一进铺子,馥郁的药汤香扑面而来。
  吕大娘子忙招呼两人,“哎呦冷不冷?快来喝汤。”
  一盏热腾腾的二陈汤下肚,关鹤谣只觉得通身顺畅,筋骨舒暖。
  这汤中陈皮和半夏以陈久者为佳,故方名“二陈”,十分适合早起饮之。
  关鹤谣一本正经道:“好喝!比昨日的还好喝,大娘子手艺日日精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