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节(2 / 2)
吴应熊觉得此事确实不可小看,须引起高度重视,至少得给父亲去个信,让他有所准备。
吴应熊将此事一清二楚地写在信上,再让刘之奇为父亲送去。
刘之奇接过吴应熊的信时,心里便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刘之奇心里说:还说这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为何还要写信告诉老爷?刘之奇心里莫名其妙地兴奋起来。
吴三桂接到此信后,初看之下也是大吃一惊。他连忙将此事向刘之奇详详细细地打听,刘之奇也尽量将自己所知告诉吴三桂。
吴三桂沉思一阵后,问:“那字可是皇上写的?”
刘之奇说:“是的!”
吴三桂又问:“可是皇上亲手写的?”
刘之奇心里奇怪:是皇上写的便是皇上写的,怎么还会有亲手之分?
刘之奇答道:“是的。”
吴三桂便不说话了,挥挥手,示意刘之奇去休息。然后继续沉思。吴三桂心想:皇上能亲手在宫柱上刻上这六字,说明他对此三件事用心极深。而三藩列在其首,说明他对撤藩之事用心更深。撤藩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手中权力的削弱!意味着手中的兵力削弱甚至解除!自己一直是因为拥有重兵才能与朝廷抗衡的。若失去兵力,自己便失去了与朝廷抗衡的筹码,自己便失去了实现终生梦想的基础。想到此处,吴三桂不寒而栗。
吴三桂再也不敢想下去。
独坐一段时间后,吴三桂冷静了许多。他知道一味着急是徒劳无益的,唯一的办法是主动想法应付。
他想到了他身边的那些人,正是他们帮助他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的。
吴三桂又浑身充满了力量。
当杨珅、胡守亮、方献廷、马宝等人到齐后,吴三桂将儿子的信递给他们看。他们一个挨一个地看去,一言不发。
吴三桂等众人都看完了,便说:“各位有什么看法,尽管说来!”
马宝说:“有什么看法?他若撤藩,跟他打就是的。”
吴三桂知道马宝最沉不住气,也不以为然,只是仍笑着看众人。
胡守亮说:“依胡某看来,马宝将军出言虽欠考虑,却是一语中的!”
吴三桂问:“何以见得?” ↑返回顶部↑
吴应熊将此事一清二楚地写在信上,再让刘之奇为父亲送去。
刘之奇接过吴应熊的信时,心里便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刘之奇心里说:还说这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为何还要写信告诉老爷?刘之奇心里莫名其妙地兴奋起来。
吴三桂接到此信后,初看之下也是大吃一惊。他连忙将此事向刘之奇详详细细地打听,刘之奇也尽量将自己所知告诉吴三桂。
吴三桂沉思一阵后,问:“那字可是皇上写的?”
刘之奇说:“是的!”
吴三桂又问:“可是皇上亲手写的?”
刘之奇心里奇怪:是皇上写的便是皇上写的,怎么还会有亲手之分?
刘之奇答道:“是的。”
吴三桂便不说话了,挥挥手,示意刘之奇去休息。然后继续沉思。吴三桂心想:皇上能亲手在宫柱上刻上这六字,说明他对此三件事用心极深。而三藩列在其首,说明他对撤藩之事用心更深。撤藩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手中权力的削弱!意味着手中的兵力削弱甚至解除!自己一直是因为拥有重兵才能与朝廷抗衡的。若失去兵力,自己便失去了与朝廷抗衡的筹码,自己便失去了实现终生梦想的基础。想到此处,吴三桂不寒而栗。
吴三桂再也不敢想下去。
独坐一段时间后,吴三桂冷静了许多。他知道一味着急是徒劳无益的,唯一的办法是主动想法应付。
他想到了他身边的那些人,正是他们帮助他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的。
吴三桂又浑身充满了力量。
当杨珅、胡守亮、方献廷、马宝等人到齐后,吴三桂将儿子的信递给他们看。他们一个挨一个地看去,一言不发。
吴三桂等众人都看完了,便说:“各位有什么看法,尽管说来!”
马宝说:“有什么看法?他若撤藩,跟他打就是的。”
吴三桂知道马宝最沉不住气,也不以为然,只是仍笑着看众人。
胡守亮说:“依胡某看来,马宝将军出言虽欠考虑,却是一语中的!”
吴三桂问:“何以见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