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全是李某之过(2 / 3)
众人不禁面面相觑,这几乎就是在明说,那些所谓的强人其实就是夏侯渊的那一支败军的残兵,一路逃到下邳,然后顺手做下的案子。
可就在前不久,李易还宣称已经将夏侯渊的残兵尽数剿灭,但如今的情况却是直接打脸,也难怪那人有些不太敢当着李易的面说了。
不少人下意识的看向了李易,李易先是愣了愣,然后侧身低头,一脸的羞惭。
似乎知道不能装鸵鸟,很快,李易一脸纠结的抬起头来,对着陶谦行了一礼,沉声道:“笮国相之事,全是李某一人之过,是我对不起他啊!”
陶谦虽然因为笮融的死有点受打击,可他还是拎得清的,摇摇头,拉着李易的手说道:“这件事怎能怪襄侯,襄侯能大胜夏侯渊已是不易,至于那些溃兵,谁能想到他们竟然会一路去了下邳,唉。”
一众官员纷纷点头,如果李易是他们徐州本地的带兵将军,为了推卸此事责任,他们可能会真的让李易背个锅,最起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但李易是外来户,官位跟陶谦平级,而且双方关系也不差,几乎没人会在明面上怪他。
但李易可是陶谦口中的天下第一仁义之人,纵然陶谦都为他开脱了,可李易还是坚持道:“不,此事我难辞其咎,使君宽容,我却不能……唉,罢了,他日笮国相安葬,我当亲自为他扶棺守灵!”
对于李易这种明显跟自己没多少关系,却非要往身上揽事的举动,众人只能认为李易是太仁义了,想要对笮融表示一二,于是,在场再无一人认为此事李易有错,至于说笮融的死其实是李易的手笔,这种念头更是根本不会出现。
这时,王朗上前一步,问道:“那些溃兵现在往何处去了?”
王朗的问话很关键,顿时就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陶谦和李易也齐齐转头,看向报讯之人。
那人答道:“具体情况不知,不过看方向,应该是奔着广陵去了。”
陶谦面色凝重的点点头,五百溃兵虽然只是溃兵,但也因此,他们行事往往肆无忌惮,而且战斗力还要远远超过寻常匪盗强人,虽然将他们剿灭是早晚之事,但在这个过程中,怕是会有许多的百姓遭殃。
“糜竺何在!”
忽的,陶谦唤了一声,糜竺赶忙起身道:“属下在。”
陶谦看了李易一眼,然后道:“即日起你便为广陵太守,这就赴任,首要之事便是找到那些溃兵踪迹,今早将之铲除,安定人心。”
“请使君放心,竺绝不辜负使君重托!”
糜竺躬身领命,便要退下,这时李易出声道:“兄长且慢!”
糜竺停下,看着李易,只见李易说道:“我此行带了一千亲卫,虽然人数不多,却皆是精锐,现分一半与兄长,万一中途遇到那些强人,也好应对!”
糜竺没有推辞,对着李易重重点头,又看了陶谦一眼,见他没什么要交代的,便快步退下了。
吩咐了糜竺的事情,陶谦已经恢复了一些冷静,又对那人问道:“与笮国相一同被害的官员具体都有哪些?”
那人答道:“郡丞,功曹,都尉,主簿……尽皆遭难。”
饶是陶谦之前已经知道下邳损失惨重,可听了具体的结果还是想吐血,下邳这是真的被一锅端了啊,甚至他都忍不住开始在心里埋怨笮融,你说你搞佛会自己去搞就行了,你干嘛把那么多不相干的人都给拉上呢,这不是造孽么?
莫说陶谦,一旁的李易也是暗暗咂舌,在这个传讯的人面见陶谦之前,他其实就已经得到了消息,但时间匆忙,李易知道的只是一个大概,根本没想到甘宁他们居然杀了这么多官员。
李易不认为这是陈登的安排,因为他安排不了,想来想去,也只能认为笮融这家伙想把三月十五的佛会动静搞大一点,让所有官员都陪着他去沐浴斋戒,然后被甘宁撞上了。
李易暗暗摇头,陶谦则是一脸铁青,虽然世界上不管什么时候都不缺想当官的人,可一下子空出那么多要害职位,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顶上去的,不然肯定会让下邳越发的混乱。
叹了口气,陶谦问道:“诸位,当务之急是要稳定下邳局势,莫让百姓慌乱,只是,谁能担此重任?”
众人互相看了看,一时没人敢开口,实在是这种情况的下邳谁去了都是个麻烦差事。
眼看众人不说话,陶谦的脸色越发难看,赵昱出列,轻声道:“使君,之前景兴举荐元龙为彭城相,属下并无异议,但是如今出了下邳的事情,昱以为,陈登本就是下邳之人,父子二人在下邳皆有威望,而如今下邳官员又以元龙品阶最高,故而,使君何不任命陈登为下邳国相,如此可保人心安定。”
被赵昱这么一提醒,王朗也跟着道:“正是,王某以为,安定下邳人心,除陈元龙不做第二人选!”
陶谦微微点头,虽然这安排显得有些匆忙,甚至许多细节也来不及布置,但对于下邳来说,除了陈登,真的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返回顶部↑
可就在前不久,李易还宣称已经将夏侯渊的残兵尽数剿灭,但如今的情况却是直接打脸,也难怪那人有些不太敢当着李易的面说了。
不少人下意识的看向了李易,李易先是愣了愣,然后侧身低头,一脸的羞惭。
似乎知道不能装鸵鸟,很快,李易一脸纠结的抬起头来,对着陶谦行了一礼,沉声道:“笮国相之事,全是李某一人之过,是我对不起他啊!”
陶谦虽然因为笮融的死有点受打击,可他还是拎得清的,摇摇头,拉着李易的手说道:“这件事怎能怪襄侯,襄侯能大胜夏侯渊已是不易,至于那些溃兵,谁能想到他们竟然会一路去了下邳,唉。”
一众官员纷纷点头,如果李易是他们徐州本地的带兵将军,为了推卸此事责任,他们可能会真的让李易背个锅,最起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但李易是外来户,官位跟陶谦平级,而且双方关系也不差,几乎没人会在明面上怪他。
但李易可是陶谦口中的天下第一仁义之人,纵然陶谦都为他开脱了,可李易还是坚持道:“不,此事我难辞其咎,使君宽容,我却不能……唉,罢了,他日笮国相安葬,我当亲自为他扶棺守灵!”
对于李易这种明显跟自己没多少关系,却非要往身上揽事的举动,众人只能认为李易是太仁义了,想要对笮融表示一二,于是,在场再无一人认为此事李易有错,至于说笮融的死其实是李易的手笔,这种念头更是根本不会出现。
这时,王朗上前一步,问道:“那些溃兵现在往何处去了?”
王朗的问话很关键,顿时就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陶谦和李易也齐齐转头,看向报讯之人。
那人答道:“具体情况不知,不过看方向,应该是奔着广陵去了。”
陶谦面色凝重的点点头,五百溃兵虽然只是溃兵,但也因此,他们行事往往肆无忌惮,而且战斗力还要远远超过寻常匪盗强人,虽然将他们剿灭是早晚之事,但在这个过程中,怕是会有许多的百姓遭殃。
“糜竺何在!”
忽的,陶谦唤了一声,糜竺赶忙起身道:“属下在。”
陶谦看了李易一眼,然后道:“即日起你便为广陵太守,这就赴任,首要之事便是找到那些溃兵踪迹,今早将之铲除,安定人心。”
“请使君放心,竺绝不辜负使君重托!”
糜竺躬身领命,便要退下,这时李易出声道:“兄长且慢!”
糜竺停下,看着李易,只见李易说道:“我此行带了一千亲卫,虽然人数不多,却皆是精锐,现分一半与兄长,万一中途遇到那些强人,也好应对!”
糜竺没有推辞,对着李易重重点头,又看了陶谦一眼,见他没什么要交代的,便快步退下了。
吩咐了糜竺的事情,陶谦已经恢复了一些冷静,又对那人问道:“与笮国相一同被害的官员具体都有哪些?”
那人答道:“郡丞,功曹,都尉,主簿……尽皆遭难。”
饶是陶谦之前已经知道下邳损失惨重,可听了具体的结果还是想吐血,下邳这是真的被一锅端了啊,甚至他都忍不住开始在心里埋怨笮融,你说你搞佛会自己去搞就行了,你干嘛把那么多不相干的人都给拉上呢,这不是造孽么?
莫说陶谦,一旁的李易也是暗暗咂舌,在这个传讯的人面见陶谦之前,他其实就已经得到了消息,但时间匆忙,李易知道的只是一个大概,根本没想到甘宁他们居然杀了这么多官员。
李易不认为这是陈登的安排,因为他安排不了,想来想去,也只能认为笮融这家伙想把三月十五的佛会动静搞大一点,让所有官员都陪着他去沐浴斋戒,然后被甘宁撞上了。
李易暗暗摇头,陶谦则是一脸铁青,虽然世界上不管什么时候都不缺想当官的人,可一下子空出那么多要害职位,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顶上去的,不然肯定会让下邳越发的混乱。
叹了口气,陶谦问道:“诸位,当务之急是要稳定下邳局势,莫让百姓慌乱,只是,谁能担此重任?”
众人互相看了看,一时没人敢开口,实在是这种情况的下邳谁去了都是个麻烦差事。
眼看众人不说话,陶谦的脸色越发难看,赵昱出列,轻声道:“使君,之前景兴举荐元龙为彭城相,属下并无异议,但是如今出了下邳的事情,昱以为,陈登本就是下邳之人,父子二人在下邳皆有威望,而如今下邳官员又以元龙品阶最高,故而,使君何不任命陈登为下邳国相,如此可保人心安定。”
被赵昱这么一提醒,王朗也跟着道:“正是,王某以为,安定下邳人心,除陈元龙不做第二人选!”
陶谦微微点头,虽然这安排显得有些匆忙,甚至许多细节也来不及布置,但对于下邳来说,除了陈登,真的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