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无间道(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易点了点头,两人便后退几步,这才转身慢慢离开了大厅,等稍稍走远了,魏续就忍不住苦恼道:“这可如何是好?”
  宋宪一手抓着脑袋,没有回答问题,只是喃喃道:“襄侯确实仁义啊。”
  魏续叹了口气,也跟着说道:“襄侯确实仁义,我本以为这次襄侯到来,多半要对温侯不利……唉,哪想到襄侯却是如此重情重义,叫人好生钦佩,可问题是……如此一来,你我前程怎么办?”
  魏续脸上满是纠结,以及不甘。
  就关系上来说,魏续与吕布是最近的,但是,他也是最不想跟随吕布的。
  当初在吕布帐下,张辽位置还不及他,可是,张辽跟随李易之后,却是一路扶摇直上,封侯拜将,现在几乎掌管整个扬州的兵马,这般威风,天下少有。
  可他呢?
  与人家根本就没法子比!
  魏续认为自己本身才华就算比张辽有些不如,但也不会差太多,而两人状况之所以差距悬殊,根本原因就是张辽遇到了明主,而他跟着的却是无能的吕布。
  因此,魏续老早就生了离开吕布,投靠李易的想法,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好不容易有了契机,却又被李易给拒绝了,而且李易回绝的理由还让他说不出丁点的不是,这着实叫他难受。
  忽的,宋宪抬起头道:“襄侯确实拒绝你我不假,但你莫要忘记,襄侯也说了,会尝试劝说温侯的,虽然不知道襄侯打算怎么做,但想来还是有转机的,而且襄侯志在天下,就算劝说不成……兖州形势应该也会有所变化,襄侯可是志在天下的人!”
  魏续顿时意动,但马上又摇头道:“襄侯太重情义,但温侯岂是能轻易打动的人?此事,难啊。”
  在魏续心里,吕布现在根本就是在困兽犹斗,与此如此,还不如干脆投奔李易算了,哪还需要如此劳心劳力?只可惜,吕布太要强。
  魏续兴致不高,说罢就与宋宪摆摆手离开了。
  宋宪看着魏续的背影,眼眸深处却是异常复杂,等魏续消失了,便低着头,回了自己的居所,屏退左右仆役,取出笔墨,思索良久,最终提笔:
  “宪假意与续投靠襄侯,襄侯不允,言曰此举不义,有负温侯,故而拒绝我二人投效,反叫我二人今后尽力侍奉温侯,宪以为,襄侯或许有所图谋,但绝无加害温侯之心,还请温侯宽心。”
  写完这些,宋宪放下笔,正要将纸张放入竹筒,但犹豫了片刻,却是又取出一张纸,继续写道:“襄侯坐拥两州之地,麾下带甲之士十数万,且精锐非常,远非兖州能比,而襄侯更是惩奸除恶,屡靖国难,被世人所敬仰,今襄侯预谋大事,温侯与其相争,何不助襄侯一臂之力,以襄侯为人,今后必然厚报,还望温侯三思。”
  落笔之后,宋宪长长的舒了口气,然后将两张纸塞进竹筒之中,小心用印尼封好,又呆坐了一会,这才将竹筒交给了门口的亲卫,让他连夜送往吕布所在。
  显然,魏续投靠李易是真,宋宪却是假的,不过,虽然宋宪乃是假意,但内心也有了动摇。
  在蒯越联系吕布之前,吕布就察觉到魏续似有了异心,但吕布却不好处理,因为他麾下都是人心惶惶,若是对魏续严惩,人心必然更散,于是趁着这次的事情,吕布就在陈宫的建议下,私下交代了对他较为忠诚的宋宪,让宋宪与魏续一齐来到颍川。
  如果李易接受了这两人的投靠,宋宪就是吕布的暗子,如果李易不接受,宋宪也可以作为试探,与李易拉进关系,万一有意外发生,能够及时把握形势。
  吕布的安排非常不错,只是他没有想的是,宋宪虽然没想背叛他,却也同样为兖州困局感到头痛,为将来迷茫,于是,在魏续的劝说下,他也产生了动摇,见到李易之后,动摇更甚,所以,宋宪这才甘愿冒着被吕布怀疑的风险,写下了劝吕布向李易低头的信,而这封信一出,宋宪在吕布那边的前途,基本也就交代出去了。
  ……
  太守府大厅,魏续与宋宪刚刚离开,李易便向蒯越问道:“先生,此二人所言可能相信?”
  蒯越笑着摇头道:“属下肉眼凡胎,却是看不清真伪的,不过,主公应对得当,却是无论真伪都是无妨的。”
  李易笑道:“我倒是没想太多,只是事情太过顺利,让我欢喜之余,又有些不安,所以不敢直接接纳他二人,便暂且拖着好了,而且我也留了余地,想来他们不会因为这些许碰壁,就转身投了曹操,那也未免太过不智。”
  “主公高明,属下万不能及。”
  蒯越拍了一句马屁,然后正色问道:“只是敢问主公,对于吕布,究竟打算如何处置,今日之事虽然可能是假,却足以证明,吕布已经无法约束部下人心,所以,主公要吞并吕布部署,并非难事。”
  “唔……”
  李易慢慢的踱了两步,摇头道:“之前那些话,我虽然是说与他二人听的,但也并非作伪,我与吕布不是针尖麦芒,若非必要,我不愿害他性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