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称帝?(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袁绍将手中的纸张揉了揉,丢进了一旁的小火炉,火苗顿时冒起老高,然后又迅速熄灭。
  袁熙看的不明所以,忍不住问道:“父亲,此事应该如何处置?”
  袁绍冷哼道:“李易,仇寇也,该怎么做,还要我教你!”
  袁熙欲言又止,这个道理自然是明白的,可他想知道的是袁绍对于这件事的看法。
  不过,眼前的情况,显然是没法子问了。
  “儿子知道了,稍后儿子会将父亲意思告知军师。”
  袁熙躬身,然后就想离开,但刚走两步,就被袁绍叫住。
  “且慢,我还有一事交代。”
  袁熙当即驻足,等候袁绍命令。
  暗暗叹了口气,袁绍将放在桌案上的那道毒计拿起,最后看了一眼,也丢到了一旁的炭炉中,看着跳动的火焰,沉声道:“你去代我传令,让许攸立即北上,联络公孙瓒,我愿与公孙瓒尽释前嫌,联手共抗李易,让许攸务必促成此事!”
  袁熙一愣,眼中有着不解。
  因为李易的缘故,袁绍其实早就想与公孙瓒和解了,也努力过,可收效甚微,现在又没头没脑的让许攸过去,这事怎么看都是很难办成的。
  虽然心中有些想法,袁熙却不敢质疑袁绍,当即躬身领命,见袁绍没有别的事情吩咐,便悄然退下。
  袁绍在袁熙离去之后,继续一个人留在城楼上,面向南方驻足许久,直到一旁的炭火熄灭,再也感受不到分毫的暖意,袁绍这才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然后大步走下城楼。
  李易虽然强,可他袁绍也不至于怕了,虽然没有奇谋妙计,但那又如何,想他袁家四世三公,又岂会怕了一个山野村夫,更何况还有黄河天险,只要守住这一道防线,他就还有希望!
  ……
  李易自是不知道,在他最春风得意的时候,黄河大堤险些不保,这段时间李易就想过黄河的事情,因为这一次巡视对李易来说,实在是得到了太多的满足。
  李易刚刚走到东莱,忽然有荆州的地方官员联名上书,说他李襄侯德行如何如何,功绩如何如何,反正就是李易不弱于以往的明君先贤,恳请李易称帝,登上大宝。
  过去虽然也发生过劝李易称帝的情况,但其实大家都知道,李易没打算那么早称帝,那些劝进的人更多的也只是为了造势。
  可这次不同,下面那些人是来真的。
  从李易进入东莱,再到离开,短短数日,劝进他称帝的官员竟然足足有二十多人。
  起初,李易还算是冷静,只是按下不做回应。
  但这种事情是瞒不住的,消息传开之后,有人就要猜想了,李易到底是想称帝,还是不想称帝?
  这个问题他们想不太明白,但有一点是没错的,那就是必须赶快跟风上书劝进,不然大家都有了表现,自己却默不作声,将来怕不是要被李易“另眼相看”?
  于是,自李易巡视东莱结束,调转方向开始西行,劝他称帝的公文就一道接着一道,上到一州刺史,下到县令县丞,几乎每一天,李易都能收到劝他称帝的公文。
  李易依旧是按下不表,一方面他是想看看下属们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李易自己被那些劝进的公文给说的有点不冷静了。
  如今荆州、扬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这么大的地方全都听他号令,最南边的交州也是明显看他颜色形势,这么厚的资本,就算谦虚都不好找借口了。
  这种情况,在李易返回临淄的时候,更是到达了一个极致,被他留在后方的文武官员,几十人齐齐下拜,请他登上大宝。
  面对那种热情,李易都怀疑,如果不是一直以来都是他亲自领兵挂帅,下面这帮人很可能会给他来一出黄袍加身。
  现在他们不敢,没有李易的命令,他们也做不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