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琪讪笑道:“二郎也是我兄弟,手心手背都是肉,我还是闭嘴吧。”
  虽说不知道王宁氏为何说那些话,可是老太太并不是个不讲道理的人,这样做肯定有什么用意。
  想到这里,王琪望了望女眷簇拥着的王杨氏。会不会是因王杨氏?
  王杨氏不随丈夫赴任,要留在安陆。王宁氏对她有忌惮也说得过去。
  王青洪是王氏宗族中的名人,就连不爱人情往来的八太爷,都拄着拐杖去送行,王宁氏哪里不知道消息。
  王崔氏偏心的厉害,王杨氏不是善茬,可王青洪毕竟是道痴生父。
  从早起,王宁氏便犹豫,到底该不该叫道痴去送行,可是看着孙子坐在窗前、专心致志读书的模样,老太太的心就平静下来。
  自己若是舍不得这张老脸,顾念那点名声,那以后就还会有那边的糟心事,使得祖孙两个不得清净。另外,人容易得寸进尺,要是那边瞧着他们祖孙好说话,还不知往后会有什么手段。
  以王崔氏的心高,哪里能容得了已经出继的孙子强过她的心肝嫡孙?
  再想想王杨氏的手段,老太太只觉得心寒。偏生两个舅舅,一个已经走了,一个过了元宵节也启程,都指望不上。
  这个时候,老太太倒是真心盼着早点同孙子进京了……
  王琪随着王珍在十二房送行完毕,到底没忍住,溜到外九房。
  王宁氏见他瘦了一圈,心疼还来不及,哪里会计较他服中登门?忙吩咐燕嬷嬷,给他们小哥俩准备茶水点心。
  王琪进了东厢,看着书桌上摊开的书,还有墨迹未干的几张文稿,咂舌道:“还在节中,二郎也太用功了。”
  道痴苦笑道:“明年就是乡试之年,时不我待。”
  王琪撂下文稿,翻了个白眼道:“诚心气哥哥是不是?明年你才十五,等下一科又怎地?”
  道痴抚额,道:“早完早了,整日对着八股,拖下去不是更烦。”
  王琪闻言,瞪大眼睛道:“二郎竟是不爱读书的?”
  道痴看了他一眼,道:“若不是为应试,谁耐烦读这个?”
  王琪道:“哈哈,哥哥还以为你是爱读书。原来你也是个不爱读书的,怪不得你我兄弟两个投契,原来根在这里。”
  嘻嘻哈哈的,王琪没有提道痴为何不给生父送行,道痴也没有问王琪那一百二十顷地之事。
  只是聊着聊着,王琪略带惆怅道:“早先盼着放假,现下倒是有些想王府了……”
  过年对旁人家来说,是没完没了的宴请应酬。可对外九房来说,寡妇门户,人丁单薄,往来的亲眷也有限,除了最初的几日,其他的时候又恢复安静。
  转眼,到了正月十六,道痴去送刘万山一家。
  刘万山给外甥留下的是一张八十亩良田的地契,两百两银子,还有一房下人的身契。
  道痴本不肯收,刘万山道:“你年纪还小,本当专心志学,不为外务分心,却是支撑门户,委实不易。我是你舅舅,又不是旁人,在我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外甥尽尽心也是应当。长者赐、不可辞。你不必担心你祖母那边,老太太是个明白人,不会拦着咱们舅甥亲近。”
  说到这里,他指了指那盘银锭,道:“你能想着多为你姐姐置办嫁妆,是个有担当的,不过既是你生母的嫁妆,能赎就赎回来的好。至于这一房下人,是你舅母娘家那边出来的家生子,即便出京十多年,可也有亲戚朋友在京中老宅当差,你舅母给你,也是爱惜你。你进京时,带去使唤,有个跑腿的,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你那边住不开,就依旧留在这头,等什么赴京,带上就是……你那一房下人老的太老,小的太小,实不顶用……”
  道痴推不到,只能谢过。
  关于下人问题,他早就想过,可是也没有法子。宅小屋少,想要添置人,住的紧张不说,老太太还不愿意。
  就是崔皓留下的那两房人,也在新宅待着,还没有安排差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