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1961年初的一场雨后,安县及附近县的人们正月十五都没到,就都开始忙着翻地为春种做准备。
  以前天天种地时,多少都觉得累,尤其是刚开始上工的青年。
  可经历这两年种不了地,地里没收成,家里分不到粮的日子后,他们才知道,有地可种是多么珍贵。
  村里人忙碌起来时,许青青也没闲着。
  虽然地里肯定是不用她去干活的,但她得趁着开学前,先和沈康平一起把后院的自留地给翻好,等再暖和一些就可以开始种菜。
  不管是原身还是许青青都是没翻过地的,她拿着把锄头试了两下,差点锄到自己的脚。
  “我来,妹妹去休息。”沈康平在旁边看得差点没叫起来,赶紧过去抢她手上的锄头。
  自知之明许青青还是有的,老老实实把锄头让给他。
  许父去世后,沈康平就是家里唯一的男丁,即便他心智差一点,却也不影响干活,所以不止是锄地,就连地里的活他都会干。
  接过锄头后,他就低头翻起土来,手起锄头落,没多久就翻出一小块地。
  过完年后的少年又长高不少,大概是这个缘故,即便去年后半年伙食不错,也没怎么长肉,看起来还是高高瘦瘦,不过人白了不少,气色也很不错。
  看他干活干得那么麻利,许青青往后退了两步,防止被飞溅起来的泥土砸到后,干脆去屋里拿了个小板凳和一把草,坐着一边编草帽一边陪他。
  草帽还是跟村里那位李老爷子学的,她刚学会,先编个小的练练手而已。
  许家翻地时,村里的田间也都热火朝天的干起来。
  休息了这么久,过年时又吃了点干饭,大家都有一把子力气,全使在地里。
  村里的地还没全部翻完时,学校已经开学了,许家兄妹俩再过来时,直接去三年级报道。
  学校里还是头一回有人跳级,三年级的学生对这两个新同学不免有些好奇。
  不过,沈康平在不笑时,看起来有点冷,加上那个身高,放在班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一时间倒是没有同学主动凑过来。
  刚开学,许青青也不急着和同班同学打交道,拿着发下来的新书就先提前给沈康平开小灶。
  开学没两天后就是元宵节,学校放了半天假。
  许青青趁这个机会带着沈康平又去了趟黑市,卖出不少好东西。
  “小兄弟,还有汤圆吗?”
  许青青卖完东西准备走人时,老顾客冯老太太突然又跑过来。
  元宵节的缘故,许青青才想起来从超市买了点汤圆出来卖,超市里速冻的黑芝麻汤圆,便宜量大,换钱、票也不亏,换到金子就是大赚。
  “你之前不是已经买了不少了?”许青青问。
  她却是小瞧了这会物资的缺乏,以及在她看来寻常的玩意,放在这会有多好。
  “你这汤圆味道太好了,这不是家里人都没吃够,所以想再买点回去。”冯老太太道。
  她之前见许青青这有汤圆卖,想着今天过节,咬咬牙买了一些,回家后正碰上两个孙子打架闹起来,就拿出汤圆哄他们。
  等把汤圆一煮,那叫一个香啊,尤其是吃进嘴里,外面的皮软糯弹牙,内里的黑芝麻馅又香又甜,一直能甜进心里。
  之前说过,糖在这会是好东西,一般招待贵客才舍得用糖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