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节(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今他正在风口浪尖上,诸多官员都正因梁帝这一道圣旨弹劾他通敌卖国。皇上却突然对他大加封赏,让他暂摄国政,自是会引人非议。
  “朕看谁敢!”皇上却是冷笑一声,他语含威严道,“朕还未至老眼昏花识人不明的程度。那些能被梁帝这一首圣旨轻易糊弄之臣,所说之言不听也罢!”
  “可是——”楚玄还想再说什么。
  “朕让你做,你就做。君命不可辞!”皇上却是打断他,又缓和了口气道。“你起来吧,别跪着了。”
  “儿臣谢父皇隆恩!”楚玄双眼含泪,感激涕零地向着皇上伏身下拜。
  “好了好了。”皇上一脸嫌弃地冲楚玄摆了摆手,道,“赶紧回去收拾收拾,这个样子让人看见了像什么话。”
  “是,”楚玄这才站起身,向着皇上行礼道,“儿臣告退。”
  皇上满意地点点头,转身向着姬渊招手,让他陪自己回寝殿,却未看见楚玄在他转身的瞬间心照不宣地与韩忠对视了一眼。
  寝殿内,已有人摆好了姬渊常用的琴案,待皇上躺回软榻之后,姬渊才将琴放在琴案上,又坐于琴案后的软垫上懒懒地拨了拨弦,也不问皇上想听何曲,随手抚了一曲《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曲意高雅,指法复杂,难度颇高,能弹此曲者多需全神贯注,稍有错漏便贻笑大方。然而姬渊神态悠然地随手抚来,颇有几分漫不经心之感,可那一曲《阳春白雪》他却是未有一处错漏。
  皇上听着这《阳春白雪》之曲再观姬渊脸上神色,竟从那他那双含笑微诮的凤眼中看出几分曲高和寡的傲慢来,仿佛诸人万事皆不在他眼中。
  “姬渊,你似乎从未向朕讨要过什么,你难道就无诉求?”皇上忽然就开口问姬渊道。
  他身为魏国之主,围在他身侧之人哪怕是他的亲生骨血也总是尽全力对他讨好奉迎,期盼能从他这里得到恩赐与尊荣。可姬渊已陪伴在他身边近两年,却从未主动开口向他要过任何东西,甚至连拐弯抹角的试探和暗示也不曾。每每他主动给姬渊恩赏时,姬渊虽是笑着接受,可那笑容实在淡得全无一丝喜悦,仿佛他所给予的尊荣和恩赐于姬渊都是可有可无之物。
  “似乎没有。”姬渊微微挑眉,淡淡笑答道。
  他并非无欲无求,只是他所求的,皇上给不起。
  皇上沉默了片刻,侧倚在软榻上静静打量着眼前这个弹琴的少年,这个少年最大的魅力不在于他的俊美,而在于他总让人觉得无人可以给他所想要的。他的无所欲求既让人觉得安心,又让人觉得难以控制,越是成谜便越是让人着谜。是以,总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喜欢他。
  只是皇上忍不住要想,姬渊若无所求又为何要到金陵来,又为何要出现在自己面前,为何要留在他身边。
  “去年太后出灵时,送丧者中许多人皆在半途之中听见琴声,金陵府尹派出大批官差在风雪中搜山,却未找到这大胆犯禁之人。”皇上问,“你可听闻此事?”
  恰在这时,韩忠让人给内阁传完话回来了,他趋步进殿立于皇上榻侧随侍。
  “略有所闻。”姬渊淡淡回答。
  “你可知他弹的是何曲子?”皇上又问。
  “听说是采莲曲《江南》。”姬渊语气依旧淡淡。
  “你便弹这首曲子给朕听吧。”皇上道。
  姬渊神色纹丝不动,只是停下琴声重新拨弦,依皇上之意弹了一曲《江南》。皇上听了一会儿,忽然叹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太后从前最喜欢的便是这支曲子。”
  姬渊垂眸弹琴,淡笑着不并接话。韩忠却是微微掀了掀眼帘,看了姬渊一眼。
  一曲终了,皇上似无可奈何般笑了一声,对姬渊道,“罢了,你回去吧,朕乏了。”
  “是,草民告退。”姬渊抱琴起身,向着皇上行完礼后,退了出去。
  只是姬渊出皇宫之前,却是忍不住悄悄绕去了寿康宫。他围着寿康宫走了一圈,终是没有进去,转身又向皇宫正南门走去,出了宫门上了自己的马车回了梨园。
  ***
  梨园中,墨紫幽正坐在姬渊的小楼二层的书房里的一张圈椅上,面窗看着一本戏本子。戏本子的封面有《汉宫秋》三个字,是自旧朝杂剧改编成昆曲的本子。【注1】讲的是汉时昭君出塞的故事。只是这戏本子却脱离了史实,把汉元帝与王昭君写成了一对被迫分离的爱侣,诉尽了生离死别的无奈之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