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子提供给他的文件中,还包括了一些在江陵建都的为粗略方案,其中就包括了南阳、南郡的经济发展趋势。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数字,却让桓阶看到了天子的底气所在。
  提倡实学,重视工商,再配合四民皆士的政策,能发挥出的作用远超他的想象。南阳这两年的发展之快,除了南阳自身具备的优势之外,新政带来的效果也不可小觑。
  甚至可以说,新政才是最大的推动力。
  河东、关中,凉州、冀州,无不体现了新政的巨大影响力。
  如今,这个机会来到了江南,来到了长沙,来到了他的面前,他又岂能放过。
  读到后半夜,桓阶和衣而卧,打了个盹。
  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大江驯服,长沙繁荣。梦见洞庭、湘水之上,船如过江之鲫,帆如遮天之云,跨江越海,直至万里之外。梦见江南处处有城,城城有大市,商贾往来,货物山积,人人都衣冠整齐,彬彬有礼。
  “壮哉,大汉!壮哉,华夏!”桓阶的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机会难得
  伏氏早早起来,做了早餐。
  桓阶吃完早饭便出了门,斗志昂扬,如同出征的将军。
  来到约定的地点,一群人已经在等他,正在院中闲聊。不少人带着黑眼圈,却神情兴奋。昨天有幸参与接驾的几个人被围在中间,如众星捧月。
  天子驾临长沙是件大事,吸引了太多人的关注,却不是每个人有都有资格参与接驾,只能听一些风闻。等了一夜,今天一早就赶来打听消息。
  一个年纪稍大的儒生被问得有些不耐烦,甩甩袖子。
  “你们急什么,等桓伯绪来了,一切都清楚了。他如今可是天子身边的侍中,昨天宴后又被天子留下长谈,比我等更了解情况。”
  有人附和道:“是啊,急什么呢。天子年轻有为,有目共睹。他对屈子、贾生的推崇就不必说了,对孙府君也是欣赏有加。你们可能不知道,他身边有个年轻散骑,长下短下,长着一双碧眼的,就是孙府君的次子,讨逆将军的胞弟。”
  “是么?”有人大感惊讶。“孙府君夫妻都是吴人,儿子怎么会有一双碧眼?”
  “这个嘛……”那人有些尴尬,正在想怎么解释,一转头看到桓阶进门,立刻转移了话题。“伯绪来了,问他吧。”
  众人呼啦一下围了过来,将桓阶闻在中央,吓了桓阶一跳,连忙大叫冷静,不要冲动。
  一起来到堂上就座,桓阶知道这些人想听什么,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的将结论先说了出来。
  众人听完,面面相觑。
  桓阶早有心理准备,笑道:“不敢置信吧?”
  那老儒生抚着胡须。“岂止是不敢置信,简直是闻所未闻。伯绪,若不是你听差了,就是天子疯了。”
  “就是啊,这……怎么可能嘛。”
  “我也觉得不太可信。”
  “……”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有人一边说一边摇头,表示无法接受。
  他们听到的消息一直是天子依赖西凉兵,打压世家,强行度田,劫夺民财。中原世家损失惨重,哀鸿遍野,有些汝颍人甚至不惜背井离乡,迁去了渤海。
  就长沙而言,他们被迫向朝廷称臣也是不久之前的事。刘先苦口婆心的劝说,言犹在耳。张济在任时,西凉兵的所作为也是有目共睹。
  这样的天子,怎么可能允许他们与朝廷共建船官,从中获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