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是冯玉祥等不住了。北伐军二次北伐半路暂停之后,绥远的形势愈发恶劣起来,东有安国军不断挤压,南有阎锡山晋军不停抱怨,西边的井岳秀受到严重警告无法公开支援,北更是有着北方军南部军团虎视眈眈。
  地贫人稀的绥远实在供养不了冯玉祥疯狂扩军之后的十几万大军,不要说军火不足,官兵都要饿死了。
  不知冯玉祥是怎么纵横捭阖的,不愿等死的西北军居然再次勾结上了老醋坛子阎老西,主动向救世军发动了攻势。隐隐约约,这次令人惊愕的中原大战后面,不仅有着安国军张雨亭的影子,甚至还有着江南蒋介石的手脚。
  也不知道正忙于和汪精卫以及李宗仁争权夺利的蒋介石,是如何还有精力和物力应酬冯玉祥的,总之西北军这个所谓北伐军的北方革命盟友终于不甘示弱,堂而皇之主动登场了。
  中原大战爆发的时候,已经进入民国十六年秋天。
  这个时候,被冯玉祥先发制人吓了一大跳的救世军,实际上也没有做好作战的准备。在披着尼森公司马褂的北方军政府支持下,救世军只不过完成了五个师的轻装师整编计划,但是充实进大量第一期汉口保定军校速成班毕业士官生的只有一个师。
  从理论上来说,只有这个被吴子玉亲自命名为救世军第三师的部队,才真正具有足够的轻装步兵师战斗力。第三师的番号,也是吴子玉当年北洋六镇的起家部队,号称北洋军最精锐的部队之一,自然有着不同寻常的特殊感情。
  除了第三师,其余的救世军四个师充其量不过是大量加强了重火力的旧时军队而已,守城可以野战不行,打打顺风战可以,要想败中求胜那是绝对是不可能的。
  但是有这种换装后的部队也行呀。冯玉祥的西北军比较彪悍,也许比这些师战力略强,但是面对如此强大的火力估计也讨不了好去。而阎老西的晋军,论起战斗力,说不定还不如这四个师呢。
  救世军手头拥有的部队,足有十五个师又五个旅,除了五个旅近四万人主要担负西安、汉口、郑州、信阳等地的守备任务外,至少还可以集中十个师的机动作战力量。可惜时不我待,还没有完成换装任务的救世军,居然只有五个轻装步兵师是拥有足够军械辎重的,其他部队包括五个守备旅都大量缺乏武器弹药。
  不是兰州机器局不给力,只是吴子玉原本想尽可能用自己手头的两个兵工厂产品,以减轻军费开支。
  结果就是冯玉祥的西北军出人意料主动进攻,吴子玉的救世军就非常被动了,只好全部往南收缩,猬集在陇海铁路线附近,准备依靠铁路线的军火补给能力进行长期作战了。
  西北军连上晋军,总兵力至少超过三十万人。西北军缺衣少粮,军械弹药也不足,但是阎锡山的晋军可不是这么寒酸。阎锡山打仗太小气,治理山西却是很有一把刷子。比较有钱的晋军甚至拥有太原兵工厂,可以自己完成大部分的军火补给,也算是国内军阀中兵精粮足的一款另类了。
  焦急地嗓子都有些冒烟的玉帅吴子玉,第一次发现原来西安的铁路没有连通到甘肃的泾川是这么的麻烦。号称陇海路的国内铁路东西向主干线,事实上并没有真正连接到陇南。
  因为甘肃使用的是重轨的标准轨距,而关内的铁轨多是轻轨不说,轨距也和北方军政府的大相径庭。西安至泾川的铁路并没有相连,只好中途用汽车转运了。
  虽然北方军政府拥有足够的汽车,但是依然抵不上火车直接运抵郑州的效益。
  跑到郑州直接坐镇指挥的吴子玉,一边收缩五个轻装步兵师横在徐州至潼关的陇海线上,一边紧急发电报给陈安请求立即加大军火支援力度,同时又试探能否连通西安至泾川的铁路。
  当然铁路不是一日就能筑成的。陈安倒是一口答应了真正连通陇海路的要求,只是这笔费用就需要救世军负责了。
  更多的军火马上从大本营军火车间中运了出来,通过铁路输送到泾川城,加上兰州机器局大批运过来的军火弹药,泾川城里军火辎重很快就堆积如山了。
  驻守西安的救世军得到了吴子玉的命令,非常干脆的放开了所有关卡,让运输军火的车队畅通无阻,一路开到西安火车站。
  为了灾后重建缺钱厉害的北方军政府,先是购买了几只民间运输车队连日连夜抢运,后来眼看泾川火车站都快堆不下了,最后还是不客气地出动了一个军械署下辖的汽车运输旅,直接动用军队载重汽车闯进西安城。
  虽然为了掩饰,所有车辆都用油漆临时刷掉了蟠龙盾徽,运输旅官兵也都换上了便装,但是随车的轻重机枪、迫击炮等火力却一样都不少。
  西安城里的守军哭笑不得的看着这些所谓的民营运输汽车,风驰电掣般在西安和甘肃之间往来穿梭,终究是不敢做出阻拦检查的傻帽举动。反正也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吧,除了那五个轻装师之外,西安的守备旅也成了最早换装的一支部队了。
  郑州以北零星的交火越来越多,西北军和晋军联军在石家庄会合后大举南下,几十万军队之间的恶战一触即发。
  第五十二章 陇海攻防
  黄河天险保护了山西易守难攻,同样也限制了晋军的进攻决心,小家子气就是冯玉祥私下里对晋军的评价了。山西有从太原出发经石家庄过济南到青岛的东西向铁路线,而南北向的平汉线和津浦线恰巧分别经过石家庄和济南。
  秘密得到江南蒋介石的资金援助以及京畿地区安国军的支持之后,饿的满脸菜色的西北军马上得以缓过劲来。重新振奋精神,豪情壮志的冯玉祥大手一挥,居然毫不客气地将临时的盟友都搞了一个分封制。
  江南的蒋介石因为手下的北伐军战力惊人,又是冯玉祥的大金主,居然得到了一个所谓的第一集团军称号。冯玉祥的西北军,则被自封为第二集团军。阎老西的晋军和张雨亭的安国军,则成了所谓的第三、第四集团军。
  几个通电一发,蒋介石和张雨亭顿时傻眼了,这不是将秘密结盟直接公诸于众吗?那还有什么狗屁秘密。有些恼火的两人马上都起了别样心思。
  更麻烦的是,冯玉祥居然还沾沾自喜地大发谬论,说是打败救世军后要整肃全国军队,“强壮者编,老弱者遣;有枪者编,无枪者遣;有训练者编,无训练者遣;有革命功绩者编,无革命功绩者遣”,而且大言不惭地认为自己的第二集团军兵员最多,素质最好,训练最精,战功最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