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会议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散了。
  当天下午,陈安来到灵堂,给张雨亭再上了一炷香,静静地待了一会儿。过后,派了一个代表住进奉天城里招待各方的驿馆,陈安自己连夜就离开了大帅府跑到了北城门过显臣的驻地,连告别都懒得说了。
  次日凌晨,驻守奉天北城门的北方军忽然不告而别,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就乘车扬长而去。
  北城门的动静惊动了奉天城里的上上下下。
  听到消息,张学良只是哼了一声就没有说什么,甚至拒绝和张辅臣见面。杨宇霆则直接拉上常荫槐,跑到酒楼连干三杯,之后大笑不止。张景惠摸了摸自己的胡须,只是叫了几名家丁赶紧送一份重礼到丰满驻地。张辅臣则一边派人接过北门防务,一边仰天长叹。
  当然还有懊悔不已的人物,比如日本人驻奉天的情报机构,彻底给搞晕了,只好放弃了还在不断修改中的刺杀陈安计划。虎子和过显臣防范实在太严格,找不到出手的机会呀。
  很快就到了长春,过显臣的三个山地营,马上和孙蔚如的三个空降营会合了。
  就在一辆道奇卡车上,陈安找来过显臣和孙蔚如,沉声道,“我想了下,我们要在东北敲一个钉子下来。丰满驻地原本的保安力量实在太弱了,万一受到大军围攻,根本不能支撑到援军赶至。”
  停了一下,陈安接着说道,“过显臣,你的这三个山地营,就留在丰满驻地,对外继续叫保安人员就是了。回去的道路,由孙蔚如的空降旅沿着陆路走回去好了。”
  孙蔚如先是和过显臣答应了一声,然后又提出一个疑问,“老板,这个保安力量都有三千多人,是不是夸张了一点?”
  摆摆手,陈安回答,“不会的,丰满水电站的建设,我们把它启动起来,到时候这里至少有上万民工,三千多人的保安力量就不明显了。”
  启动丰满水电站建设?据说当初制定的建设方案高达五亿元,老板的这个动作,动静更大了。孙蔚如和过显臣对视了一眼,却没有再提出异议。
  就当是空降旅六个营的士兵进行一次长距离行军训练吧,沿途保持了空军不间断巡逻护航的撤退部队,迅速向海拉尔回撤。
  而过显臣则带着三个山地营进入了丰满驻地。原本就有两三百非正规军的保安队伍,现在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野战部队,丰满驻地的防御力量一下子就庞大起来。尤其是围绕着机场四周,被抢修出了三四道坚固的防御圈。
  少帅张学良回到了奉天,张辅臣自然非常自觉地搬出了大帅府的作战指挥机构。没成想为了陈安不告而别这件事情,张学良居然拒绝了张辅臣的建议,甚至不肯与张辅臣见面。有些伤透了心的张辅臣,很快就递上辞呈。
  张学良很快就在辞呈上批字,同意张辅臣辞去第五军军长一职,但是仍旧担任吉林省长。
  没有继续争辩,张辅臣得到大帅府通知后,马上心灰意冷地收拾行李回了吉林。也许老张家的某些做法,是不能在小张家使用的,张辅臣心中终于有了不满。
  日后,杨宇霆和常荫槐再次弄权,张学良再也没有得到张辅臣的支持,迫不得已之下只好采用暗杀的办法清除了杨常两人。但是这就为更远的将来,东北军都习惯采用暗杀手段解决内部纠纷,以至于最终彻底分裂埋下了伏笔。
  这是后话了。
  张学良批准张辅臣辞呈,震惊了东三省社会各界。据说当日,在大帅府里,少帅和夫人于凤至为了这件事也发生了激烈争吵。具体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是随后少帅邀请赵四小姐到奉天“旅游”的举动,多多少少证明了一些端倪。
  第六十二章 到处饥荒
  张辅臣离开奉天之后,少帅没有人制约,更听不见其他人意见,乃至一意孤行。挤走了政敌张辅臣也算是有所成了,心满意得的杨宇霆,自然没有再行阻扰其他事情了。
  很快,东三省议会联合会议再一次召开,张学良顺利成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并兼任奉天省保安司令。
  没过多久,也许是为了答谢张群在返回奉天途中的辛苦,也许确实是和南京政府达成了金援协议,也许是为了表示自己与老帅的区别,张学良正式宣布东三省即将易帜,将悬挂了很多年的民国五色旗改为青天白日旗,与南京政府实现统一,所部安国军也改称为东北军。
  举世哗然,有人赞之,亦有人骂之,东三省内部更是争辩激烈。
  早已回到阶州大本营的陈安,坐在躺椅上看到这则惊天消息,沉默了良久,最后叹息了几声,对着身边虎子说,“内部不稳的时候,还主动摇头乞怜,张家的东三省基业就要丢掉了。”
  虎子自顾自在旁边练功,头也没抬的说,“张家小子不是什么好东西,跟老婆吵了一架,就马上勾搭上了一个情人。以后不是再吵一架,又要加一个?”
  陈安顿时大笑起来,虎子判定别人好坏的依据实在是太简单了。
  不过显然,陈安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赵四小姐确实是和张学良过了一辈子,前半辈子是用秘书的名义,后半辈子则是用妻子的名义,成就了一个在战争年代的传奇玫瑰故事。在他们的身后,则是于凤至这一位更加传奇的人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