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和日军华北方面军交火几天后,吴子玉震惊于弹药消耗的巨大,才向阶州大本营发来急电,要求立即提供大批火炮和配套的炮弹。而洛阳政府辖下的三大兵工厂,则暂停火炮和炮弹的生产,集中人力物力,全力开动机器生产枪支、子弹和手榴弹了。
  深知陈安脾性的吴子玉,倒是非常爽快,直接在电报后附上自己购买首批军火的款项额度,自然是准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了。
  兰州机器局更是全面扩充产能,为关内抗战提供最关键的军火物资。
  一月之内,兰州机器局令人难以置信地扩大了二倍的军火产能。无论是新还是旧的车床,甚至是已经被封存的设备,都被全部开动起来。
  在北方集团的调动下,甚至暂停了很多轻工业的生产线,大量的熟练工人被临时转进军火生产车间以及钢铁火药等产业链条。
  除了疯狂向长江南北两家供应军火,北方军也没有闲着。
  晨光微露,松岭山脉上空朦朦胧胧出现一群黑色的影子。
  “中队长,我们就已经过松岭山脉了。”领航员大声对驾驶ju-52运输机的机长说道。
  机长仔细端详了片刻还是有些黑漆漆的地面,迟疑了一下,终于下令,“给后面的滑翔机发信号,让他们做好准备。”
  领航员回答,“是,长官。”
  机尾的尾灯忽然之间闪烁起来,而且就是多次连续密集的灯光。
  后面拖曳着的dfs-230轻型滑翔机,两名机组人员立即注意到了前方的灯光,立即对后面大声喊道,“注意,注意,做好滑翔准备。”
  滑翔机的机舱里顿时一阵叮当作响的装备检查声响,然后飞快回来一个声音,“知道了,一切准备就绪。”
  又过了一段似乎是倍受煎熬的时间之后,运输机开始转向低空飞行。
  很快,运输机特地改装的尾灯再次闪烁起来,不过这次是绿色了。连续几次长时间闪烁之后,终于转变成了不再闪烁的绿色灯光。
  滑翔机驾驶员再次大喊一声,“注意,我脱钩了。”
  顷刻之后,滑翔机非常轻盈的轻微一阵晃动,顺利脱离了运输机的牵引索,向着前方的地面快速飞去。
  dfs-230轻型滑翔机,还是苏俄红军去年的一次大规模空降演习给了德国空军以震撼的提示,结果就催生了这一款轻型滑翔机。其起飞最大重量是2100千克,空重860千克,最大滑翔速度290千米每小时,最大拖曳速度210千米每小时。机内载员一共是十名空降兵,其中两人是需要临时转换成驾驶员的空降兵。
  第一四零章 新的战区
  德国国防军的步兵班是十个人,恰好就是一架dfs-230轻型滑翔机的载员人数。滑翔机使用ju-52运输机拖曳,一个大队的三十六架运输机,拖曳三十六架滑翔机,一次性就可以输送三十六个德国伞兵步兵班突入敌军纵深。
  一架ju-52运输机可以满载十八名伞兵,而滑翔机只能运载十名,看上去效率低了很多,实际上则是不然。
  慢悠悠的伞兵空降方式在最后的阶段充满了危险,地面的机枪、步枪甚至手枪都有可能对悬在空中毫无还手之力的伞兵予以毁灭性伤害。
  而滑翔机拥有较快的速度,以及不错的金属蒙皮,极大地降低了机舱内伞兵受到轻武器伤害的概率,而且在降落后,伞兵无须任何准备冲出机舱就可以发动攻击。
  更有利的因素是,滑翔机同样拥有伞降这种悄无声息的特点,没有运输机那种巨大的轰鸣声,降落的准确性又非常不错,有经验的德国伞兵可以将滑翔机精确降落在离目标二十米的距离,实在是突袭的无上利器。
  匆匆培训的北方军伞兵自然没有这么厉害,但是他们又不用做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降落敌军堡垒顶部的高难度动作,只是在平原上甚至是日军临时机场跑道上降落,那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目标临时机场,甚至很多老资格的伞兵在几年前也曾降落过,只不过上次是伞降,这次是滑翔降落而已。
  天开始蒙蒙亮了,地面目标已经清晰可见。
  葫芦岛的日军野战机场,规模并不大,也只驻守了一个中队的九一式双翼战斗机,担任警戒巡逻任务。更北方的锦州机场,还有更南方的北平机场,才是日军两个方面军关注的重点,也及时派驻了本来就不多的九五式双翼战斗机。
  要不是葫芦岛曾经被北方军建立过一个非常不错的野战机场,日军大概也不会考虑在这里派驻战斗机中队,权当是巡逻松岭山脉了。
  塔台上警戒的日军军官,不停地打着哈欠,抱怨白天值守的军官怎么还不到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