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男主糟糠妻后我跑路了 第69节(3 / 4)
李祁正眯起眼朝那人望去。
似乎注意到了李祁正的视线,那人勒住马匹的缰绳,同时抬手。
在他抬手的瞬间,身后的大军同时止步。
如此军纪!
李祁正心下一惊。
军队强不强看军纪就可见一斑,如此行令禁止的军队,实力差不到哪里去。
李祁正转头看向刚来报信的将士:“王护军,袭击营地的敌军多少人马?”
“大约万余人,但他们战力强悍,几乎以一敌二甚至以一敌三,我等不敌!营地已失!”王护军是低品军官,此时也是一脸羞愧之色。
“如今营地中只留了防守之人和伤兵伤将,不敌也是正常。”
此次出征几乎是倾巢而出,营地里只留了伤员和五千防守之人,守不住是再正常不过了。
“徐将军,如今我们还有多少人马?”
“人不足十五万,马,没几匹了......”徐林扫了一眼邱忠全,眼里满是不悦之色。
“集合全军,准备战斗!”李祁正神色一肃,身上的儒雅之气荡然无存,郝然是个铁血将领。
熟悉李祁正的人都知道,如今铁血的模样才是他真正的面目,李家,将门,何来儒士?
杨京紧了紧手中的玄铁长/枪,静静的看着前方的李祁正。
此时他距离李祁正距离还很远,甚至连他的面目都看不清,但是杨京就是知道,前方的人就是大临的悍勇将军--李祁正。
李祁正是大临的老将,作战经验丰富,不是景延或者李连岳能比的,计谋已经不再有用,接下来就是真刀实枪的厮杀。
加上城外杨道成的一万兵马和在杨京身后的三万兵马,加起来也只有四万兵马,四万对十五万,对面的将领又是李祁正这样的名将,杨京身上的压力不可为不重。
但是事到如今,面对差距足足四倍的兵力差距,杨京心底竟然毫无惧意。
从高鹳秋狩遇刺开始,他便已经在谋划,先是让大临和景延斗个两败俱伤,接着坑杀景延和大临的军队。
如今,李祁正手里只剩下了十余万的步兵。
而他手里,却是四万铁骑。
精锐铁骑对步兵,就算兵力差距是四倍,他依然有必胜的信念。
“殿下,前方就是郡城了,李祁正的兵马已经全部进城,加上景延未带走的东夷军,里头应该有差不多十八万人马。”吴子郢见杨京遥遥望着东夷郡城,算了一下如今东夷的兵力。
“现在,轮到我们攻城了,还得感谢李将军给我们打下的好基础。”杨京的视线扫过那满目疮痍的城墙和已经形同虚设的护城河。
“攻城!”
东夷郡城分为前城和后城。
前城便是李祁正之前攻打的城墙,而这后城,因为东夷奇特的位置,后城并不像前城那般防守森严,就连这段城墙的用料都比前城差了许多。
杨京为了这一战准备了足足十五年,除了万箭弩,他还有许多攻防兼备的军械。
杨京低头扫过腰间系着的香囊,郑重的将其解下,小心的放入怀中贴身收好。 ↑返回顶部↑
似乎注意到了李祁正的视线,那人勒住马匹的缰绳,同时抬手。
在他抬手的瞬间,身后的大军同时止步。
如此军纪!
李祁正心下一惊。
军队强不强看军纪就可见一斑,如此行令禁止的军队,实力差不到哪里去。
李祁正转头看向刚来报信的将士:“王护军,袭击营地的敌军多少人马?”
“大约万余人,但他们战力强悍,几乎以一敌二甚至以一敌三,我等不敌!营地已失!”王护军是低品军官,此时也是一脸羞愧之色。
“如今营地中只留了防守之人和伤兵伤将,不敌也是正常。”
此次出征几乎是倾巢而出,营地里只留了伤员和五千防守之人,守不住是再正常不过了。
“徐将军,如今我们还有多少人马?”
“人不足十五万,马,没几匹了......”徐林扫了一眼邱忠全,眼里满是不悦之色。
“集合全军,准备战斗!”李祁正神色一肃,身上的儒雅之气荡然无存,郝然是个铁血将领。
熟悉李祁正的人都知道,如今铁血的模样才是他真正的面目,李家,将门,何来儒士?
杨京紧了紧手中的玄铁长/枪,静静的看着前方的李祁正。
此时他距离李祁正距离还很远,甚至连他的面目都看不清,但是杨京就是知道,前方的人就是大临的悍勇将军--李祁正。
李祁正是大临的老将,作战经验丰富,不是景延或者李连岳能比的,计谋已经不再有用,接下来就是真刀实枪的厮杀。
加上城外杨道成的一万兵马和在杨京身后的三万兵马,加起来也只有四万兵马,四万对十五万,对面的将领又是李祁正这样的名将,杨京身上的压力不可为不重。
但是事到如今,面对差距足足四倍的兵力差距,杨京心底竟然毫无惧意。
从高鹳秋狩遇刺开始,他便已经在谋划,先是让大临和景延斗个两败俱伤,接着坑杀景延和大临的军队。
如今,李祁正手里只剩下了十余万的步兵。
而他手里,却是四万铁骑。
精锐铁骑对步兵,就算兵力差距是四倍,他依然有必胜的信念。
“殿下,前方就是郡城了,李祁正的兵马已经全部进城,加上景延未带走的东夷军,里头应该有差不多十八万人马。”吴子郢见杨京遥遥望着东夷郡城,算了一下如今东夷的兵力。
“现在,轮到我们攻城了,还得感谢李将军给我们打下的好基础。”杨京的视线扫过那满目疮痍的城墙和已经形同虚设的护城河。
“攻城!”
东夷郡城分为前城和后城。
前城便是李祁正之前攻打的城墙,而这后城,因为东夷奇特的位置,后城并不像前城那般防守森严,就连这段城墙的用料都比前城差了许多。
杨京为了这一战准备了足足十五年,除了万箭弩,他还有许多攻防兼备的军械。
杨京低头扫过腰间系着的香囊,郑重的将其解下,小心的放入怀中贴身收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