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女配重生当学神 第93节(2 / 4)
蒋芸对井熙显然也很欣赏:“你以后的发展方向确定是半导体激光器这个领域了?有没有兴趣和我合作?”
井熙抱歉的婉拒:“我只是恰巧有了相关内容的灵感而已,具体往哪个方向深入研究,我还没有想好。”
蒋芸笑起来:“也是,你才大一,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在工农兵大学种田呢。”
她站起来准备告辞的时候,又说:“期待你以后继续在半导体领域发力,这绝对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前沿学科,当然,要是需要合作者,随时考虑我。”
等到蒋芸走了,王聪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你可真厉害,竟然能和蒋教授聊这么久,你不觉得她很可怕吗?”
井熙一头雾水的看着他:“完全不觉得。”
“她身上的气势实在太足了,上她课的时候,我最害怕的就是被叫起来回答问题,那一连串紧追不舍的问题,可问崩溃了不少人。”王聪心有余悸的说。
事实上,刚才井熙和蒋教授一问一答的时候,隐约也有这个趋势,但是很显然,井熙比那些可怜的学生厉害多了,完全没在和蒋教授的对话中落了下风。
“会吗?我只觉得和蒋教授交流起来非常酣畅淋漓。”井熙说。
王聪装模作样的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那大概是因为,你们两个有很相似的地方吧。”
一样都对科研充满了狂热,一样天赋十足,一样在这个男性占多数的世界,牢牢站稳了脚跟。
一想起井熙刚进实验室的时候,还有研究生对这个漂亮学妹蠢蠢欲动,王聪就觉得好笑。
才短短两个月不到,就连教授们,对井熙的态度都是客客气气的了。
就像井熙之前说的那样,在科研世界,能不能做出成果,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
钱教授正在参加一个学校的例会。
几个老东西坐在一起,聊成果聊项目还是次要的,说得最多的,还是各种家长里短。
聊隔壁老王的离婚大战,聊实验室的小李又找了个好对象,聊孩子,聊学生,反正天南海北的,什么都能说。
钱教授一直矜持的坐在一边,等到有人感叹自己的学生不成器,怎么教都教不会的时候,他终于憋不住露出了矜持的微笑。
“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这届大一那个满分状元?”他慢悠悠的引入话题。
“咱们学校状元又不稀奇,她大一的第一个学期都还没得读完吧,怎么了?”在座的都是各个实验室的主任副主任,比起学习成绩,他们更在意的还是做实验和写论文的能力。
当然,大多数时候这两种能力确实和成绩成正比,但是高分低能的孩子,谁还没见过几个?
见得多了,也就淡定了。
只其中有一个教授,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我前不久才听学生说,那个叫井熙的已经发了一篇sci,是不是真的?”
钱教授的笑容更加含蓄了:“是真的,而且马上就要发表第二篇了,她的一作,通讯单位写的是我的实验室,影响因子3.5。”
因为经费和项目基本都是井熙自己解决的,再加上是校企合作项目,钱教授并没有要求挂上自己的通讯作者,只要了一个通讯单位——反正实验室评比也主要看这个。
其他几个中老年人惊讶了一阵,指着钱教授:“你老小子可不地道,闷声没气就把最好的学生弄到你实验室去了?”
“谁叫你们看不上状元的。”钱教授很不客气的嘿嘿笑。
一时间,满脸的春风得意,那是说都说不完。
期刊的发表时间还要等到下个月,但是这时候,井熙俨然已经成为实验室里最受欢迎的人。 ↑返回顶部↑
井熙抱歉的婉拒:“我只是恰巧有了相关内容的灵感而已,具体往哪个方向深入研究,我还没有想好。”
蒋芸笑起来:“也是,你才大一,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在工农兵大学种田呢。”
她站起来准备告辞的时候,又说:“期待你以后继续在半导体领域发力,这绝对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前沿学科,当然,要是需要合作者,随时考虑我。”
等到蒋芸走了,王聪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你可真厉害,竟然能和蒋教授聊这么久,你不觉得她很可怕吗?”
井熙一头雾水的看着他:“完全不觉得。”
“她身上的气势实在太足了,上她课的时候,我最害怕的就是被叫起来回答问题,那一连串紧追不舍的问题,可问崩溃了不少人。”王聪心有余悸的说。
事实上,刚才井熙和蒋教授一问一答的时候,隐约也有这个趋势,但是很显然,井熙比那些可怜的学生厉害多了,完全没在和蒋教授的对话中落了下风。
“会吗?我只觉得和蒋教授交流起来非常酣畅淋漓。”井熙说。
王聪装模作样的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那大概是因为,你们两个有很相似的地方吧。”
一样都对科研充满了狂热,一样天赋十足,一样在这个男性占多数的世界,牢牢站稳了脚跟。
一想起井熙刚进实验室的时候,还有研究生对这个漂亮学妹蠢蠢欲动,王聪就觉得好笑。
才短短两个月不到,就连教授们,对井熙的态度都是客客气气的了。
就像井熙之前说的那样,在科研世界,能不能做出成果,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
钱教授正在参加一个学校的例会。
几个老东西坐在一起,聊成果聊项目还是次要的,说得最多的,还是各种家长里短。
聊隔壁老王的离婚大战,聊实验室的小李又找了个好对象,聊孩子,聊学生,反正天南海北的,什么都能说。
钱教授一直矜持的坐在一边,等到有人感叹自己的学生不成器,怎么教都教不会的时候,他终于憋不住露出了矜持的微笑。
“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这届大一那个满分状元?”他慢悠悠的引入话题。
“咱们学校状元又不稀奇,她大一的第一个学期都还没得读完吧,怎么了?”在座的都是各个实验室的主任副主任,比起学习成绩,他们更在意的还是做实验和写论文的能力。
当然,大多数时候这两种能力确实和成绩成正比,但是高分低能的孩子,谁还没见过几个?
见得多了,也就淡定了。
只其中有一个教授,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我前不久才听学生说,那个叫井熙的已经发了一篇sci,是不是真的?”
钱教授的笑容更加含蓄了:“是真的,而且马上就要发表第二篇了,她的一作,通讯单位写的是我的实验室,影响因子3.5。”
因为经费和项目基本都是井熙自己解决的,再加上是校企合作项目,钱教授并没有要求挂上自己的通讯作者,只要了一个通讯单位——反正实验室评比也主要看这个。
其他几个中老年人惊讶了一阵,指着钱教授:“你老小子可不地道,闷声没气就把最好的学生弄到你实验室去了?”
“谁叫你们看不上状元的。”钱教授很不客气的嘿嘿笑。
一时间,满脸的春风得意,那是说都说不完。
期刊的发表时间还要等到下个月,但是这时候,井熙俨然已经成为实验室里最受欢迎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