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9)(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侃侃而谈,说得头头是道,从许多个方面分析了这两个人选的好处。
  而皇帝也在明昙的叙述中连连点头,待人说完后,方才露出一个笑容,拍了拍女儿的肩,说得很好,龙鳞是个有主见的。
  明昙眨了眨眼,刚要莞尔,却听皇帝话锋一转,又道:不过父皇却要告诉你:你举荐的这两个人,可并不是派往沅州的最佳人选啊。
  ?
  明昙一愣,不解地望向皇帝,龙鳞愚笨,不知有谁能比这二位更加合适
  龙鳞可不愚笨。皇帝的语气颇为意味深长,朕且给你一个提示
  清涟底藏浊,黑影上悬光。
  明昙顿了顿,脑中似乎灵光乍现可仅在一瞬之后,这点福至心灵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再难想到任何东西。
  等了一会儿后,见她依旧没有思路,皇帝便也没有继续强求,只笑道:好了,倒也不急于这一时。待你好生想想,有了新的答案之后,再来给父皇重新举荐两个人,如何?
  明昙困惑地皱了皱眉,虽然仍不理解自己错在何处,却还是点了头,是,龙鳞记住了。
  好,皇帝摸摸她的发顶,温和道,这么晚了,朕再让盛安送你回去吧。
  明昙乖乖起身,刚准备转身离去,却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连忙转回来,父皇,龙鳞还有一件事,没来得及向您禀明!
  何事?
  龙鳞日前曾与温妃娘娘见过一面,在交谈之中,发现娘娘的家乡琨州,正在种植一种名为红苕的作物。
  明昙严肃道:据我所知,这种作物耐旱抗瘠,须深扎根,很适合在沙质土地上生长;而且它的块根口感绵软,味道香甜,随便丢进火堆里烤烤就能食用,轻易便能饱腹,非常符合沅州现在对粮食作物的要求!
  耐旱抗瘠?
  皇帝眼前一亮,甚至都从案后站起了身,激动道:龙鳞说得可是真的?
  千真万确!明昙肯定地点了点头,琨州玉脉开采严重,许多土地甚至还不如遭过大旱的沅州,却仍然能够栽种红苕,产量也十分惊人,正是眼下的不二之选啊!
  沅州的情况说来紧急,但剖析核心的问题,其实也就只有两个关键。
  一是救急赈灾,二则是给当地的农户们谋出一条新的出路。
  多亏之前祝之慎倒台,他手下不少大蛀虫都被抄了家;再加上皇帝近年勤政,国库颇丰,拨粮解这一时燃眉之急,倒是不在话下。
  而民变之事,虽看着严重,但百姓们只要能够活下来,又有谁愿意拖着饥累的身体去制造暴。乱?
  因此,只要让人人都吃饱饭,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希望,那么无需武力镇压,沅州的动荡自然便会不攻自破
  民生之事,宜疏不宜堵。
  而此前最让皇帝发愁的,也恰恰是如何为沅州的日后而打算。
  稻黍稷麦菽,五谷皆不能在沅州成活,那百姓们应该种些什么?吃些什么?
  好在明昙神来一笔,提出了红苕这个新的选择则正好给困扰整个朝廷的问题,直接找到了解决之道!
  好,好!
  皇帝龙颜大悦,连连抚掌,既然如此,朕就派你亲自督办,务必要派人将红苕的植株与种植之法完整学来,引入沅州龙鳞能否办好这件差事?
  明昙眨了眨眼,略作沉吟后,不禁胜券在握地微微一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