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托勒密王(2 / 2)
伊勒沙代:英语:elshaddai,希伯来语:אלשדי,神的原名,又译全能神、全能者,意译为全能的神(英语:godalmighty)
埃尔:闪米特语转写:ʾĒl;,又译为伊勒、以利、厄勒,在西北闪语中,是『神明』的意思
菲拉德尔菲乌斯:ptolemyiiphiladelphus,即托勒密二世,托勒密埃及的第二位法老和国王(前284年—前246年在位)
克劳诺斯:托勒密·克劳诺斯(ptolemyceraunus,古希腊语:Πtoλeμαῖoςkepαuνός,约前319年-前279年1/2月[2]),出身托勒密王朝,在前281年至前279年期间短暂在位的马其顿国王
米利都:miletus(希腊语:mίληtoς)是位于安纳托利亚西海岸线上的一座古希腊城邦,靠近米安得尔河口,它在赫梯文献中被称为millawanda或者milawata
欧律狄刻:eurydice(古希腊语:eὐpuδίkη,前四世纪初人物),是安提派特的女儿,也是托勒密一世的妻子
贝勒尼基:bereniceiofegypt,贝勒尼基一世(救主)(希腊语:Βepeνίkη,约前340年~前279年或前277年)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国王托勒密一世的王后和共治者
菲勒塔斯:英语:philitasofcos,前340年-前285年,古希腊科斯的诗人与学者,托勒密二世即位前的老师
兰萨库斯的斯特拉托:希腊语:ΣtpάtwνὁΛαμψαkηνός前335年-前269年)是古希腊逍遥派哲学家,也是泰奥弗拉斯托斯死后吕刻昂的第三位院长
皮洛士:希腊语:Πύppoς;拉丁语:pyrrhus;前319年或前318年-前272年),摩罗西亚国王,出身埃阿喀得斯家族,也是希腊伊庇鲁斯联盟统帅(前306年–前302年,前297–272年),后来成为叙拉古国王(前278年–前275年)及马其顿国王(前288年–前284年)
加沙海港:加沙城(gaza)位于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带,当时属于托勒密王国
贝都因人:或贝都人(/ˈbɛduɪn/;阿拉伯语:بَدْو,罗马化:badu,单数بَدَوِيbadawi)是游牧的阿拉伯部落,歷史上居住在阿拉伯半岛、北非、黎凡特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沙漠地区
拉赫穆庙:即伯利恒(bethlehem),拉赫穆(英语:lahmu,又释作『拉赫木』,意思是『多毛的』)是阿卡德神话中的神灵,这座寺庙,以及随后围绕它形成的城镇,后来被称为beytleḥem,『lehem的房子(寺庙)』 ↑返回顶部↑
埃尔:闪米特语转写:ʾĒl;,又译为伊勒、以利、厄勒,在西北闪语中,是『神明』的意思
菲拉德尔菲乌斯:ptolemyiiphiladelphus,即托勒密二世,托勒密埃及的第二位法老和国王(前284年—前246年在位)
克劳诺斯:托勒密·克劳诺斯(ptolemyceraunus,古希腊语:Πtoλeμαῖoςkepαuνός,约前319年-前279年1/2月[2]),出身托勒密王朝,在前281年至前279年期间短暂在位的马其顿国王
米利都:miletus(希腊语:mίληtoς)是位于安纳托利亚西海岸线上的一座古希腊城邦,靠近米安得尔河口,它在赫梯文献中被称为millawanda或者milawata
欧律狄刻:eurydice(古希腊语:eὐpuδίkη,前四世纪初人物),是安提派特的女儿,也是托勒密一世的妻子
贝勒尼基:bereniceiofegypt,贝勒尼基一世(救主)(希腊语:Βepeνίkη,约前340年~前279年或前277年)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国王托勒密一世的王后和共治者
菲勒塔斯:英语:philitasofcos,前340年-前285年,古希腊科斯的诗人与学者,托勒密二世即位前的老师
兰萨库斯的斯特拉托:希腊语:ΣtpάtwνὁΛαμψαkηνός前335年-前269年)是古希腊逍遥派哲学家,也是泰奥弗拉斯托斯死后吕刻昂的第三位院长
皮洛士:希腊语:Πύppoς;拉丁语:pyrrhus;前319年或前318年-前272年),摩罗西亚国王,出身埃阿喀得斯家族,也是希腊伊庇鲁斯联盟统帅(前306年–前302年,前297–272年),后来成为叙拉古国王(前278年–前275年)及马其顿国王(前288年–前284年)
加沙海港:加沙城(gaza)位于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带,当时属于托勒密王国
贝都因人:或贝都人(/ˈbɛduɪn/;阿拉伯语:بَدْو,罗马化:badu,单数بَدَوِيbadawi)是游牧的阿拉伯部落,歷史上居住在阿拉伯半岛、北非、黎凡特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沙漠地区
拉赫穆庙:即伯利恒(bethlehem),拉赫穆(英语:lahmu,又释作『拉赫木』,意思是『多毛的』)是阿卡德神话中的神灵,这座寺庙,以及随后围绕它形成的城镇,后来被称为beytleḥem,『lehem的房子(寺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