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765节(2 / 4)
“父母子女为人伦,卖儿鬻女为绝人伦之事,为什么现在的人却做得这么理所当然?我们不能怪这些普通,连温饱都做不到的百姓,因为这是他们从小接受的认知,所以要从律法和文化上改过来。”
赵含章道:“我们看戏,看电视剧的时候常有一句话,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但其实历朝历代的王法从来就没有同罪一说,主杀仆,最多流刑,还可用钱赎罪,打上几十板子就算完了。”
“可是仆殴主,却是死刑,所以啊,律法一直不平等,就算是我,也做不到一上来就要求将所有的法律推倒重立,”赵含章道:“陈四娘也有此志,我们想将奴婢买断的律法废除,只允许活契存在。”
奴仆的死契和活契所代表的法律身份和权责是完全不一样的。
死契的奴婢,不仅自己终生为奴,他的儿子,孙子,世世代代一生下来也都是奴婢。
以为奴婢都像红楼梦里的副小姐们一样过得好吗?
实际情况是,这世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奴仆过的都是和牛羊一样的日子,吃不饱,穿不暖。
像赵瑚算大方的主子了,但他的下人,只要不到他跟前的,绝大多数是穿着补钉累着补丁的衣裳,辛苦一年存不下来两个钱,生病了只能靠熬。
要是生出好看机灵的孩子了,还可能被赵瑚拿去送人。而像三金五银那样能干得脸的,等赵瑚死了,说不定还会被要求殉葬。
站在赵瑚的立场上,似乎是他该得的,但若身在奴仆的立场上呢?
勤勤恳恳一辈子,最后啥也没落下,连生死都不能自由选择。
作为国主,她必定不能只站在某一方的身份上想问题,她要保证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她先是希望每一个国民在她的国度里都有基本的权益保障,然后是所有生灵能和睦相处,天、地、人合一,万物和谐。
第1299章 论功行赏
赵含章当然不止和傅庭涵论功行赏,也会问汲渊和明预的意见。
问汲渊:“先生以为封明预、曾越等人为侯如何?”
问明预,“先生以为当封为国公的功臣有几人?”
还问了赵铭的意见,于是名单改了又改,在这个过程中朝廷并没有闲下来,赵含章留下了拓跋猗卢,赐了他一座宅子,然后让拓跋六修带上圣旨回代国。
北宫纯已经接到带着三万户的箕澹,卫雄也被黄安找到,赵含章想要见一见这俩人,然后再决定代国长史的人选。
在此之前,代国暂由拓跋六修代郡守之权。
朝廷还在准备太后和傅庭涵的封典,赵含章又下旨追尊祖父赵长舆为高祖,父赵治为世祖。
追尊叔祖赵仲舆为靖王,加封其孙赵奕为靖国公。
封傅庭涵为赵王,赵淞为汝南王,赵永为秦郡王,弘农公主为镇国长公主,驸马傅宣为北地郡公,追封傅祗为泾原王。
这些都是很容易确定的,等这一批封完,赵含章这才开始大肆论功行赏。
她封汲渊为宋国公,因他出身豫州梁国睢县,梁国在周朝时属于宋国,同时将梁国改为梁郡;
封北宫纯为英国公,这自然是因为他的英勇坚毅了,同时加封大将军,领北地诸军事。
加封赵铭为蔡国公,升户部尚书,这是汲渊和明预共同的建议,他为宗室,位置应该更高一些。
明预为魏郡公,中书令;祖逖为北平郡公,除领冀州刺史外,还领任兵部尚书一职;赵驹为西平郡公,领兖州刺史职。
曾越为勇毅侯,升任禁军统领,元立为忠信侯,升任察事部正卿;陈慧娘为宣德侯,领任礼部右侍郎并国子监司业;范颖为宣平侯,升任中书侍郎。
秋武为忠勇侯,晋工部左侍郎;季平为长信侯,晋宣威将军,左营都护; ↑返回顶部↑
赵含章道:“我们看戏,看电视剧的时候常有一句话,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但其实历朝历代的王法从来就没有同罪一说,主杀仆,最多流刑,还可用钱赎罪,打上几十板子就算完了。”
“可是仆殴主,却是死刑,所以啊,律法一直不平等,就算是我,也做不到一上来就要求将所有的法律推倒重立,”赵含章道:“陈四娘也有此志,我们想将奴婢买断的律法废除,只允许活契存在。”
奴仆的死契和活契所代表的法律身份和权责是完全不一样的。
死契的奴婢,不仅自己终生为奴,他的儿子,孙子,世世代代一生下来也都是奴婢。
以为奴婢都像红楼梦里的副小姐们一样过得好吗?
实际情况是,这世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奴仆过的都是和牛羊一样的日子,吃不饱,穿不暖。
像赵瑚算大方的主子了,但他的下人,只要不到他跟前的,绝大多数是穿着补钉累着补丁的衣裳,辛苦一年存不下来两个钱,生病了只能靠熬。
要是生出好看机灵的孩子了,还可能被赵瑚拿去送人。而像三金五银那样能干得脸的,等赵瑚死了,说不定还会被要求殉葬。
站在赵瑚的立场上,似乎是他该得的,但若身在奴仆的立场上呢?
勤勤恳恳一辈子,最后啥也没落下,连生死都不能自由选择。
作为国主,她必定不能只站在某一方的身份上想问题,她要保证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她先是希望每一个国民在她的国度里都有基本的权益保障,然后是所有生灵能和睦相处,天、地、人合一,万物和谐。
第1299章 论功行赏
赵含章当然不止和傅庭涵论功行赏,也会问汲渊和明预的意见。
问汲渊:“先生以为封明预、曾越等人为侯如何?”
问明预,“先生以为当封为国公的功臣有几人?”
还问了赵铭的意见,于是名单改了又改,在这个过程中朝廷并没有闲下来,赵含章留下了拓跋猗卢,赐了他一座宅子,然后让拓跋六修带上圣旨回代国。
北宫纯已经接到带着三万户的箕澹,卫雄也被黄安找到,赵含章想要见一见这俩人,然后再决定代国长史的人选。
在此之前,代国暂由拓跋六修代郡守之权。
朝廷还在准备太后和傅庭涵的封典,赵含章又下旨追尊祖父赵长舆为高祖,父赵治为世祖。
追尊叔祖赵仲舆为靖王,加封其孙赵奕为靖国公。
封傅庭涵为赵王,赵淞为汝南王,赵永为秦郡王,弘农公主为镇国长公主,驸马傅宣为北地郡公,追封傅祗为泾原王。
这些都是很容易确定的,等这一批封完,赵含章这才开始大肆论功行赏。
她封汲渊为宋国公,因他出身豫州梁国睢县,梁国在周朝时属于宋国,同时将梁国改为梁郡;
封北宫纯为英国公,这自然是因为他的英勇坚毅了,同时加封大将军,领北地诸军事。
加封赵铭为蔡国公,升户部尚书,这是汲渊和明预共同的建议,他为宗室,位置应该更高一些。
明预为魏郡公,中书令;祖逖为北平郡公,除领冀州刺史外,还领任兵部尚书一职;赵驹为西平郡公,领兖州刺史职。
曾越为勇毅侯,升任禁军统领,元立为忠信侯,升任察事部正卿;陈慧娘为宣德侯,领任礼部右侍郎并国子监司业;范颖为宣平侯,升任中书侍郎。
秋武为忠勇侯,晋工部左侍郎;季平为长信侯,晋宣威将军,左营都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