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年代:从国营饭店开始 第203节(2 / 4)
就算做菜水平不错,但是年轻人嘛,心思还是很浅显的。
苏清风明摆着就是为了建设兵团那个名额来的,只不过年轻,脸皮薄,不好意思张口直接要。
这倒让邵春来对于苏清风,多了几丝亲近。
要是苏清风真别无所求,他反倒有些不敢结交了。
他转过身,从包袱中掏出来一张盖了章的介绍信,递给苏清风,“行了,小子,你要的不就是这个东西吗?下次要用的时候,拿出来就行。”
邵春来也知道,苏清风这指定是给别人用的,不过他也不在乎。
都送人了,还想那么多干啥?
……
日子一天又一天地过。
苏清风的药膳,已经初步起效了,而施振华一开始还半信半疑,直到最后开始带着胡同巷子里的老人,先是去医院问诊,拿着中医诊脉的单子,然后让苏清风出药膳单子。
这药膳单子,也是经过京市大医院验证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经过苏清风的手调制出的药膳,不仅在口味上更适合,同时药效也更好。
医院的医生也研究过他的药膳,最终只能归结为传承下来的手法和细节。
毕竟苏清风的药膳是好,但还好没有好到超乎常理的地步。
过两天就是端午了。
苏清风寻思着,再过半个月,他也可以功成身退了。
真要靠药膳全部调理好,有些毛病得花几个季度甚至一两年的工夫,苏清风也得有自己的生活。
因此对于这一次的端午包粽子,几乎可以算得上是胡同院子里的集体活动。
一群老头老太太还挺期待。
几个人围在施振华的院子里,老太太还好,虽然早年都接触过这东西,几个老爷子却在那里笨手笨脚的。
一直以来,自问智商笑傲胡同巷子的江锦,皱着眉头,看向手中的粽叶,险些把糯米包裹成了木乃伊。
为了避免江锦多次浪费原材料,在他的旁边,还专门有两个老太太盯着。
他绕来绕去老半天,也没把这包粽子的方法整明白,一气之下,他直接站起身,背着手在院子里晃荡起来。
苏清风没有做粽子。
他自个琢磨了一下,找邵春来买了几斤炭,拿着老家黑省那边寄来的野菜,包了一个荠菜豆腐馅的大饺子,在南方也被称为米粿。
这玩意在北方新鲜啊。
米粿这玩意,是南方一个地方的特产,南方都很少听过,更别说是北方了。
嫩嫩的豆腐,再加上六月份新鲜的荠菜,调好酱料,几者搅拌在一起,再包成饺子的样子,然后就放在炭火上架起的铁丝网烤,没多久,香味就出来了。
正当所有人都沉浸在米粿的香味中,四合院大开的门口,有一截衣角在那飘荡,不多时,就露出一个老太太的面容。
老太太除了脸上有点脏,另外倒没什么疤痕,只是她看向米粿的目光,堪称垂涎欲滴,好像几天几夜,没吃饱过饭似的。
众人看着这一幕,纷纷打趣,“小苏,你这认下的奶奶来找你了。” ↑返回顶部↑
苏清风明摆着就是为了建设兵团那个名额来的,只不过年轻,脸皮薄,不好意思张口直接要。
这倒让邵春来对于苏清风,多了几丝亲近。
要是苏清风真别无所求,他反倒有些不敢结交了。
他转过身,从包袱中掏出来一张盖了章的介绍信,递给苏清风,“行了,小子,你要的不就是这个东西吗?下次要用的时候,拿出来就行。”
邵春来也知道,苏清风这指定是给别人用的,不过他也不在乎。
都送人了,还想那么多干啥?
……
日子一天又一天地过。
苏清风的药膳,已经初步起效了,而施振华一开始还半信半疑,直到最后开始带着胡同巷子里的老人,先是去医院问诊,拿着中医诊脉的单子,然后让苏清风出药膳单子。
这药膳单子,也是经过京市大医院验证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经过苏清风的手调制出的药膳,不仅在口味上更适合,同时药效也更好。
医院的医生也研究过他的药膳,最终只能归结为传承下来的手法和细节。
毕竟苏清风的药膳是好,但还好没有好到超乎常理的地步。
过两天就是端午了。
苏清风寻思着,再过半个月,他也可以功成身退了。
真要靠药膳全部调理好,有些毛病得花几个季度甚至一两年的工夫,苏清风也得有自己的生活。
因此对于这一次的端午包粽子,几乎可以算得上是胡同院子里的集体活动。
一群老头老太太还挺期待。
几个人围在施振华的院子里,老太太还好,虽然早年都接触过这东西,几个老爷子却在那里笨手笨脚的。
一直以来,自问智商笑傲胡同巷子的江锦,皱着眉头,看向手中的粽叶,险些把糯米包裹成了木乃伊。
为了避免江锦多次浪费原材料,在他的旁边,还专门有两个老太太盯着。
他绕来绕去老半天,也没把这包粽子的方法整明白,一气之下,他直接站起身,背着手在院子里晃荡起来。
苏清风没有做粽子。
他自个琢磨了一下,找邵春来买了几斤炭,拿着老家黑省那边寄来的野菜,包了一个荠菜豆腐馅的大饺子,在南方也被称为米粿。
这玩意在北方新鲜啊。
米粿这玩意,是南方一个地方的特产,南方都很少听过,更别说是北方了。
嫩嫩的豆腐,再加上六月份新鲜的荠菜,调好酱料,几者搅拌在一起,再包成饺子的样子,然后就放在炭火上架起的铁丝网烤,没多久,香味就出来了。
正当所有人都沉浸在米粿的香味中,四合院大开的门口,有一截衣角在那飘荡,不多时,就露出一个老太太的面容。
老太太除了脸上有点脏,另外倒没什么疤痕,只是她看向米粿的目光,堪称垂涎欲滴,好像几天几夜,没吃饱过饭似的。
众人看着这一幕,纷纷打趣,“小苏,你这认下的奶奶来找你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