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蓉的鉴宝人生 第3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书房内,牧老小心翼翼地把漆槅放回盒子里,赞叹道:“绝世珍品。”
  听到这话阿蓉有些振奋,没想到牧老对漆槅评价比她还要高,连忙问道:“师父,为什么说漆槅是绝世珍品?”
  “绝世,代表世间绝无仅有。”牧老双手有些发颤,目光的激动之色溢出:“什么叫珍品?只能说,五百六十万便买到这件漆器,算是捡到大便宜啦……”
  阿蓉嘴巴微微张开,吃惊地看着牧老,她还没有见过师父这么激动过。
  第54章 寿宴
  牧老始终注意着锻炼和养生, 所以即便七十岁的他, 说话的声音仍旧洪亮, 从他的面色和目光中可以看出,他的精神状态甚至要比熬更守夜吃着快餐速食的年轻人们更好。
  因为刚才情绪激动, 老人的面颊还有没消退的红润,上前走一步, 来到阿蓉身边,背着手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这几天不上课了。”
  看到师父激动过后又恢复往常的样子, 阿蓉有些没反应过来, 没想到师父也有情绪外放的时候,思绪快速掠过,看向对方, 问道:“师父您是打算做漆槅的鉴定?”
  “我打算做次精鉴, 预计用半年的时间完成年代鉴定,挖掘用途和彩绘图案文化价值,以及评估它的市场价值。”鉴定的时间长度与它价值是有关系的, 有些古董鉴定只需要几天就能完成, 但有些古董鉴定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 这就要看古董存世的情况。如半年时间的鉴定对牧老来说都不经常会有,他收藏品中不凡昂贵的古董, 但珍品却很难见到的,他又道:“这回的鉴定, 我想让你参与进来。”
  因为是阿蓉带回来的漆槅, 付出的也最多, 换个人或许都做不到阿蓉这种程度。
  在牧老看来,在私人拍卖会把漆槅带回来最难得首先是鉴定,现在很多年轻鉴宝师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不相信自己鉴定或者太相信自己的鉴定。
  阿蓉却从来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他猜想这或许跟阿蓉从小自学鉴宝有关系,习惯独立性思考,拜他为师之后也没有过于依赖他。同时阿蓉还能保持自信,这是成为鉴宝师不可多得的素养之一。
  因为阿蓉对鉴定的自信,她有胆量拿五百六十万去拿回漆槅,牧老听别人讲过拍卖会情况,当时老万看了漆槅表情不好看,很多人都误认为他不看好漆槅,后来老万跟他解释,他是担心小蓉会误入歧途,掌握的财富越多,欲/望就会变大。
  但牧老并不担心这点,因为阿蓉想要钱太容易,就他知道阿蓉手里有的宋代五大窑瓷器就有三套了,包括那件莲花瓷碗。
  三件五大窑瓷器,即便不放到拍卖场,按照市场价位也高于五百万了,但阿蓉攥在手里,始终没有卖掉的念头,不仅是对金钱没有过于执着,还有牧老觉得他这小徒弟对宋代有着特殊的情怀,不过这很符合收藏家特点,每个收藏家都会对某个年代的某件古董有着特殊情怀。
  阿蓉正在考虑牧老的提议,想了一会儿,摇头道:“师父,我很想参与鉴定漆槅,但是一个月之后我就要上学了。”
  上学?
  牧老愣住了。对啊,小蓉现在十三岁,正是上初中的年纪,哪有时间跟他做鉴定。
  他忽然意识到从始至终他好像都没把阿蓉当成十三岁孩子来看待,否则也不会邀请她参与漆槅鉴定,叹口气道:“是师父疏忽了,你这个年纪还是学业重要,以后的重心还是放在学习上面。”
  牧老很是后悔,以后不能让小徒弟去私人拍卖会那种地方了,让初中生去那种地方像什么话。
  看到牧老紧绷的面孔,阿蓉知道老人很钻牛角尖,猜到对方一点想法,水润的目光泛起笑意,故意绕开话题问道:“师父,您要做漆槅的鉴定,那华老的寿礼怎么办?”
  牧老注意力果然被转移,想了想道:“放心吧,华老寿宴那天我会让人给你送过去的。”
  师父果然有准备,没打算用她买的古董,阿蓉已经意料到了,她更关心任务的问题:“师父,那我的任务算不算完成?”
  牧老目光含笑道:“挑选寿礼,尤其对华老这种身份的人来说,象征意义和价格很重要,就是说你送的东西能让他有脸面才行。”
  如果只是昂贵的寿礼,华老是不会喜欢的,送这种东西会被外人看来是贪财,但如果象征意义高于价格,外人会更重视象征意义。所以现在都比较流行送古董。
  牧老继续说道:“漆槅还算是比较合适的,不过要送他?哼,我可舍不得。”
  听这语气,阿蓉就知道牧老对华老心中的芥蒂还没有消散,不知道华老是什么样的老人,能在湖海市古玩行业建立庞大的事业,是众多古玩从业者想要巴结的对象,因为解世新当年捐赠传世古董对他另眼相待,事实证明他识人不清。
  ……
  湖海市郊区仅建六套宅院,其中三套已经住人且都是非富即贵,其中就有华家,湖海市最庞大的古玩世家。
  今天华老寿宴,上午来客就蜂拥而来,到了晚上,周围的停车位挤满各种豪车名车,宅院门前挂上灯笼,把门前行道照亮得通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