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2 / 4)
刘夫人名为青绯,乃是老安国公府里,夫人身边的小丫鬟。
当初安国公府奴仆全被流放,其他人都不知下落,幸好荀霖,就是六公子林勋机缘巧合救下了她。又结识刘金,成就一段姻缘,唯一的遗憾便是当年流放太过苦寒,伤了身子,以致于无法生育。
这些年,她一直为清尘所用,在诸位夫人间,或是牵线,或是挑拨。
清尘摩挲着佛珠,微微一笑。
他这么做的确有几分是为了周皇后,当初自己视若珍宝的,如今受此委屈,即使周皇后与他相见,利用多于情分又如何呢?
总有一种感情,让人甘之如饴。
☆、第一百零一章、众臣请命
傅夫人算是傅老尚书的糟糠妻,二人患难与共多年,感情非比寻常。
第二天一早,这账本就被递到了皇帝面前。
傅夫人原本去的宁亲王府,想求最面善的五皇子将账本和她带进宫。五皇子还没说话,宁亲王妃已经到了:“傅夫人,我们夫妻两个,正被父皇禁足在家呢,您还是找别人去吧。”她一点儿也不同情傅老尚书和傅夫人,当初自己走上卖官的路子,一家人享受这一条道带来的荣华富贵这么久,如今的一切都是他们应得的。
接着傅夫人又去了卫亲王府,卫亲王更没辙,胆子又小,但是给傅夫人指了条路子——刚被指为淳安公主驸马的康国公家小公子。
康国公夫妻俩都是再圆滑不过的,但是生的孩子是一个比一个执拗。
尤其以小公子为甚。
这小公子一出生就是世子,最爱干的是就是当个御史。虽然被指为驸马,没什么正经官职,但是他挺乐意跟自己御史姐夫一样,每天参参谁家小公子打架斗殴啊,逛个青楼之类的。还都不是什么大事,让人恨都恨不起来,顶多绕着点走。
傅夫人不知散了多少银子,才以别人的身份约来康国公世子。
第二日早朝,康国公世子道:“皇上,臣有话说。”
康国公下意识牙疼了一下,赶紧四周赔笑,示意小孩子不懂事。
周围不少大人也心里一惊,这损小子又要参谁?
两本账册一递,朝堂从震惊,变为了寂静。
跟这两册比起来前面那个顶多算开胃小菜,最要命的是,傅老尚书喜欢写个批注。
看第一行。
二十万两白银,十万两黄金,并前朝青铜酒器一对,赠予四皇子。虽不居嫡长,却奇货可居。往后出现最频繁的便是,四皇子,到齐郡王。
往下细数,几乎半个朝野都牵扯其中。
五万两白银,并城郊一处庄子,赠予御史台刘大人。
“刘御史革职待审。”
八万两白银,并和田玉佩、金簪一对、珍珠耳珰一对,赠予礼部尚书方大人。
“方尚书革职待审!”
……
革到最后,三万两银子以下的,皇帝索性只是轻罚或是贬斥,实在是杀不完、关不完那么些人。他本就不是一个十分杀伐决断的掌权者,此刻能将这么多人下大狱,已经可以算是十分坚定。
底下的康国公世子道:“皇上,臣有话说。” ↑返回顶部↑
当初安国公府奴仆全被流放,其他人都不知下落,幸好荀霖,就是六公子林勋机缘巧合救下了她。又结识刘金,成就一段姻缘,唯一的遗憾便是当年流放太过苦寒,伤了身子,以致于无法生育。
这些年,她一直为清尘所用,在诸位夫人间,或是牵线,或是挑拨。
清尘摩挲着佛珠,微微一笑。
他这么做的确有几分是为了周皇后,当初自己视若珍宝的,如今受此委屈,即使周皇后与他相见,利用多于情分又如何呢?
总有一种感情,让人甘之如饴。
☆、第一百零一章、众臣请命
傅夫人算是傅老尚书的糟糠妻,二人患难与共多年,感情非比寻常。
第二天一早,这账本就被递到了皇帝面前。
傅夫人原本去的宁亲王府,想求最面善的五皇子将账本和她带进宫。五皇子还没说话,宁亲王妃已经到了:“傅夫人,我们夫妻两个,正被父皇禁足在家呢,您还是找别人去吧。”她一点儿也不同情傅老尚书和傅夫人,当初自己走上卖官的路子,一家人享受这一条道带来的荣华富贵这么久,如今的一切都是他们应得的。
接着傅夫人又去了卫亲王府,卫亲王更没辙,胆子又小,但是给傅夫人指了条路子——刚被指为淳安公主驸马的康国公家小公子。
康国公夫妻俩都是再圆滑不过的,但是生的孩子是一个比一个执拗。
尤其以小公子为甚。
这小公子一出生就是世子,最爱干的是就是当个御史。虽然被指为驸马,没什么正经官职,但是他挺乐意跟自己御史姐夫一样,每天参参谁家小公子打架斗殴啊,逛个青楼之类的。还都不是什么大事,让人恨都恨不起来,顶多绕着点走。
傅夫人不知散了多少银子,才以别人的身份约来康国公世子。
第二日早朝,康国公世子道:“皇上,臣有话说。”
康国公下意识牙疼了一下,赶紧四周赔笑,示意小孩子不懂事。
周围不少大人也心里一惊,这损小子又要参谁?
两本账册一递,朝堂从震惊,变为了寂静。
跟这两册比起来前面那个顶多算开胃小菜,最要命的是,傅老尚书喜欢写个批注。
看第一行。
二十万两白银,十万两黄金,并前朝青铜酒器一对,赠予四皇子。虽不居嫡长,却奇货可居。往后出现最频繁的便是,四皇子,到齐郡王。
往下细数,几乎半个朝野都牵扯其中。
五万两白银,并城郊一处庄子,赠予御史台刘大人。
“刘御史革职待审。”
八万两白银,并和田玉佩、金簪一对、珍珠耳珰一对,赠予礼部尚书方大人。
“方尚书革职待审!”
……
革到最后,三万两银子以下的,皇帝索性只是轻罚或是贬斥,实在是杀不完、关不完那么些人。他本就不是一个十分杀伐决断的掌权者,此刻能将这么多人下大狱,已经可以算是十分坚定。
底下的康国公世子道:“皇上,臣有话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