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2 / 4)
不多时迎进来一个俊朗少年,约有十五岁,身型挺拔削瘦,眉目如星,长相多似丁侧妃,男生女相,一点不假。他见了瑞王就红了眼眶,哽咽道:“儿子不孝,让父王母妃挂念。”
他以往都是这么称呼,瑞王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今日听女儿先提起扶正一事,再听就有些刺耳了。即使如此,爱子之情汹涌而出的瑞王还是笑道,“不可叫母妃,怎么出去一趟,反而糊涂了起来。让父王好好看看,对了瑾儿,这是你冠哥哥。”
“想必妹妹便是景豫郡主,为兄远在江南,也听了妹妹为民伸冤的美名,丁家仗着是母……仗着是侧妃娘娘的母族,很是猖狂,是该有人教训一番。”朱承冠这话一出,朱承瑾就知道,丁侧妃不足为惧,但是这个有小聪明的朱承冠却是不容小觑。
“大哥不必客气,正巧大哥回来了,有些事情当着你的面,日后也不会有什么流言传出来。”朱承瑾将话题扯回来,看到朱承冠笑意一僵,“想必大哥饱览诗书,识大体明事理,若是大哥旅途劳累,那便先去休息,咱们这边出了结果再告知大哥也是一样的。”
“妹妹客气,我这一路有人照顾,谈不上劳累。”
“那便继续吧。”朱承瑾看向丁侧妃,“侧妃娘娘,您口口声声申辩自己无辜,总不能只凭一张嘴,刚才清姐姐说的搜查院子,我倒是赞同,还请父王派人去搜,省的咱们这些人都被怀疑手脚不干净,趁机构陷侧妃娘娘呢。”
“这……”瑞王看了一眼娇妾爱子,再看看捧着金簪说哭就要哭的朱承清,与似笑非笑的朱承瑾,“沈总管,你亲自带人去搜查侧妃娘娘的院子,然后奏与本王。”
奏与本王,瑞王不让朱承瑾等人听结果,朱承冠回来的可真是时候,看样子丁氏这次还能捡回一条命。
朱承清道:“只要能证明生母清白,我便心满意足了。”丁氏,日后再折腾也行,最重要的是先为张氏翻案,也为自己洗清“罪人之女”的称号。
朱承瑾道:“可怜清姐姐了,伤在脸颊,更在心里。”
瑞王心里的愧疚都要漫出来了,看看执手相望泪眼的母子俩,再看看俩女儿,左右摇摆不定。
☆、第一百一十四章、虎头蛇尾
朱承冠的出现,到底还是让瑞王心软了,沈总管低声禀告了什么不得而知,这件事情最后以瑞王的妥协告终。
并非丁氏的妥协,而是瑞王为了护着丁氏母子做出的决定。
首先是要证明张氏清白,既然张庶妃清白,丁侧妃也无辜,那就必然有个人担着。
不受宠爱、又得罪了丁侧妃、程庶妃、景豫郡主的王氏首当其冲。
瑞王道:“当年是王氏做下错事,诬陷了张氏。这样吧,明日本王进宫向皇兄、母后说明实情,宛儿。”他看向朱承宛,道,“你素来明白事理,从今以后你与王氏便没关系了,你是丁侧妃娘娘的女儿,懂了吗?”
朱承瑾都被瑞王这一笔给惊呆了,你要说这是保护丁侧妃,却又把替罪羊王氏的女儿朱承宛塞给了丁侧妃,就像当年将张庶妃之女朱承清给丁侧妃养着一样。那还是蒙在鼓里的呢,现在知道了实情,还要让丁侧妃养仇人女儿,朱承瑾道:“父王,不知夸您什么好。”
朱承宛更是道:“父王三思!”
瑞王酒气上涌,脸涨的通红,“没什么可思的,沈总管,你送郡主回去。清儿受了惊吓,待会儿从本王库房里拿些东西来赏玩,宛儿回房,好好想想吧。”身边奴才扶着他起身,“丁氏、冠儿与我回书房。”
朱承清还要说话,瑞王却匆忙催促着下人们扶着他走了
朱承瑾道:“虎头蛇尾,可惜了。”
原本可以趁着这次机会,最起码治丁氏一个罪名,谁知道朱承冠突然回来,瑞王可以睁只眼闭只眼由着朱承瑾去查出真相,但是要他杀了丁侧妃,是不可能的——不说心疼丁氏,再怎么也要为了儿子考虑考虑。
何苦为了多年前已经死了的张氏,再将丁氏的命送进去呢?
瑞王是这么想的,进宫到了太后面前也是这么说的。
“张氏去了多年,儿子昨天也教训了丁氏,她实在是被儿子宠的不知好歹,”瑞王小心翼翼给自己亲娘捶腿,“只不过,冠儿到底是无辜的,看在冠儿的份儿上,您就再给丁氏一个机会吧母后。”
太后恨不得把姓朱家列祖列宗从坟地里刨出来,“你们哥俩儿,倒还都是个情种!一个偏着贺氏,一个呢?那丁氏也不知给你吃了什么**药!多年的情谊,你与丁氏多年,难不成王氏时间短了,好歹也是宛儿生母,你这样宛儿不怨你?”
“王氏脑子都糊涂了,被儿子禁足不就是因为当初她对景豫心怀不满吗,儿子这也是为了景豫考虑……”其实要找替罪羊,得找当年参与魏国公嫡女一案的人啊,梁庶妃没招谁没惹谁,更是沈晴时表妹。比较起来,也就王氏能顶上去。
“口口声声为了景豫为了景豫,”太后要不是怕瑞王不答应,丁氏早已死个十几次了,“哀家给你挑了一门继王妃,择良辰选吉日,也不必大操大办,你早日安定,才是为了景豫考虑。”
不顾瑞王不情愿的眼神,太后道,“还有你府里的程氏、秦氏,升作侧妃吧。” ↑返回顶部↑
他以往都是这么称呼,瑞王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是今日听女儿先提起扶正一事,再听就有些刺耳了。即使如此,爱子之情汹涌而出的瑞王还是笑道,“不可叫母妃,怎么出去一趟,反而糊涂了起来。让父王好好看看,对了瑾儿,这是你冠哥哥。”
“想必妹妹便是景豫郡主,为兄远在江南,也听了妹妹为民伸冤的美名,丁家仗着是母……仗着是侧妃娘娘的母族,很是猖狂,是该有人教训一番。”朱承冠这话一出,朱承瑾就知道,丁侧妃不足为惧,但是这个有小聪明的朱承冠却是不容小觑。
“大哥不必客气,正巧大哥回来了,有些事情当着你的面,日后也不会有什么流言传出来。”朱承瑾将话题扯回来,看到朱承冠笑意一僵,“想必大哥饱览诗书,识大体明事理,若是大哥旅途劳累,那便先去休息,咱们这边出了结果再告知大哥也是一样的。”
“妹妹客气,我这一路有人照顾,谈不上劳累。”
“那便继续吧。”朱承瑾看向丁侧妃,“侧妃娘娘,您口口声声申辩自己无辜,总不能只凭一张嘴,刚才清姐姐说的搜查院子,我倒是赞同,还请父王派人去搜,省的咱们这些人都被怀疑手脚不干净,趁机构陷侧妃娘娘呢。”
“这……”瑞王看了一眼娇妾爱子,再看看捧着金簪说哭就要哭的朱承清,与似笑非笑的朱承瑾,“沈总管,你亲自带人去搜查侧妃娘娘的院子,然后奏与本王。”
奏与本王,瑞王不让朱承瑾等人听结果,朱承冠回来的可真是时候,看样子丁氏这次还能捡回一条命。
朱承清道:“只要能证明生母清白,我便心满意足了。”丁氏,日后再折腾也行,最重要的是先为张氏翻案,也为自己洗清“罪人之女”的称号。
朱承瑾道:“可怜清姐姐了,伤在脸颊,更在心里。”
瑞王心里的愧疚都要漫出来了,看看执手相望泪眼的母子俩,再看看俩女儿,左右摇摆不定。
☆、第一百一十四章、虎头蛇尾
朱承冠的出现,到底还是让瑞王心软了,沈总管低声禀告了什么不得而知,这件事情最后以瑞王的妥协告终。
并非丁氏的妥协,而是瑞王为了护着丁氏母子做出的决定。
首先是要证明张氏清白,既然张庶妃清白,丁侧妃也无辜,那就必然有个人担着。
不受宠爱、又得罪了丁侧妃、程庶妃、景豫郡主的王氏首当其冲。
瑞王道:“当年是王氏做下错事,诬陷了张氏。这样吧,明日本王进宫向皇兄、母后说明实情,宛儿。”他看向朱承宛,道,“你素来明白事理,从今以后你与王氏便没关系了,你是丁侧妃娘娘的女儿,懂了吗?”
朱承瑾都被瑞王这一笔给惊呆了,你要说这是保护丁侧妃,却又把替罪羊王氏的女儿朱承宛塞给了丁侧妃,就像当年将张庶妃之女朱承清给丁侧妃养着一样。那还是蒙在鼓里的呢,现在知道了实情,还要让丁侧妃养仇人女儿,朱承瑾道:“父王,不知夸您什么好。”
朱承宛更是道:“父王三思!”
瑞王酒气上涌,脸涨的通红,“没什么可思的,沈总管,你送郡主回去。清儿受了惊吓,待会儿从本王库房里拿些东西来赏玩,宛儿回房,好好想想吧。”身边奴才扶着他起身,“丁氏、冠儿与我回书房。”
朱承清还要说话,瑞王却匆忙催促着下人们扶着他走了
朱承瑾道:“虎头蛇尾,可惜了。”
原本可以趁着这次机会,最起码治丁氏一个罪名,谁知道朱承冠突然回来,瑞王可以睁只眼闭只眼由着朱承瑾去查出真相,但是要他杀了丁侧妃,是不可能的——不说心疼丁氏,再怎么也要为了儿子考虑考虑。
何苦为了多年前已经死了的张氏,再将丁氏的命送进去呢?
瑞王是这么想的,进宫到了太后面前也是这么说的。
“张氏去了多年,儿子昨天也教训了丁氏,她实在是被儿子宠的不知好歹,”瑞王小心翼翼给自己亲娘捶腿,“只不过,冠儿到底是无辜的,看在冠儿的份儿上,您就再给丁氏一个机会吧母后。”
太后恨不得把姓朱家列祖列宗从坟地里刨出来,“你们哥俩儿,倒还都是个情种!一个偏着贺氏,一个呢?那丁氏也不知给你吃了什么**药!多年的情谊,你与丁氏多年,难不成王氏时间短了,好歹也是宛儿生母,你这样宛儿不怨你?”
“王氏脑子都糊涂了,被儿子禁足不就是因为当初她对景豫心怀不满吗,儿子这也是为了景豫考虑……”其实要找替罪羊,得找当年参与魏国公嫡女一案的人啊,梁庶妃没招谁没惹谁,更是沈晴时表妹。比较起来,也就王氏能顶上去。
“口口声声为了景豫为了景豫,”太后要不是怕瑞王不答应,丁氏早已死个十几次了,“哀家给你挑了一门继王妃,择良辰选吉日,也不必大操大办,你早日安定,才是为了景豫考虑。”
不顾瑞王不情愿的眼神,太后道,“还有你府里的程氏、秦氏,升作侧妃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