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0章 精英人才引进计划(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戴博挨着西蒙尼坐,认认真真看陈老板跟花旗的人谈生意。
  宾客沙发旁是落地窗户,俯瞰华尔街的街景,侧角则可以看见世贸双子塔。
  美女员工端来了咖啡,为陈贵宾倒了一杯。
  西蒙尼摆摆手,示意不要咖啡。
  陈文首先做了自我介绍,表达了一番歉意:“实在是我的行程比较紧凑,不得不在周日打扰你们。”
  女孩微微一笑:“没什么的,陈先生无需自责,您选择星期天见面,虽然耽误了我的休息日,但是花旗会算我加班费的。”
  陈文多贼啊,赶忙使出间谍式的询问:“虽然你有花旗加班费,可是因为我的事情,打扰了你与家人团聚,你的丈夫一定会责怪你,我于心不忍啊。”
  女孩抬了下俏丽的眉毛:“我没有结婚。准确说,我是未婚。”
  陈文心想,大爷的,天赐一个华尔街单身女呀。
  女孩做自我介绍,名叫邓欢。
  她的年龄大于冻龄长相。
  邓欢是鄂省妹子,1980年,16岁的她考上了清华大学,攻读那个时候很冷门的计算机系。
  陈文从这个内容,反推邓欢的年龄,应该是1964年的人,今年29岁。
  进入清华以后,邓欢用了7年时间,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的计算机学位,于1987年赴美留学。
  邓欢不是公派留学生。
  她拿到了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博士的全额奖学金!
  所以她的留学,没有花公费。
  两年后,邓欢拿到博士学位,这年由于时代原因,邓欢如果回国,必然面临很麻烦的境遇……参见孟老师法语班的雷蒙。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邓欢在美国读博士的课题和研究项目,是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研究室与花旗银行共同办的新方向,计算机技术在金融系统的应用。
  1987+2年,花旗银行雇佣了刚刚毕业的邓欢,女孩直接加入了一个新成立的部门。这一年,正值美国金融业大举改革,全面使用计算机系统取代传统的计算机单机版办公。
  邓欢的工作是固定收入研究,也就是把国债、住房抵押贷款等等领域的数据,做成复杂的金融数学模型,再将模型编成计算机程序,由所有花旗终端操作员去执行交易。
  陈文懂了,全球第一代的金融分析系统,原来是这个漂亮女孩参与研发的!
  对于不回国这个话题,邓欢说:“我毕业的年份不太好,那年回国的话,连工作都找不好。我有同学回国,他们的处境就很差。我学的专业和课题,在美国都是处于最领先的,这些知识拿到国内,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如果回国,对我而言最好的待遇恐怕是回到高校,给大学生当老师,讲计算机概述和基础编程。”
  进入花旗工作以后,邓欢顺利地拿到了美国绿卡,并且于今年加入了美国国籍,走的是移民局的精英人才引进计划。。
  听女孩介绍到这里,陈文心里开始犯难了。
  很显然,邓欢如今在花旗的工作岗位最能够发挥她的知识专长。
  陈文即便买下一间小银行,也不足以为邓欢提供施展她本领的平台。
  利用前世对金融危机和大事件的记忆金手指,投机盈利,这种事压根就不值得使用邓欢这种金融+计算机天才啊!
  等到小银行发展壮大以后,再招揽邓欢?
  那要过多少年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