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5章 陈氏美国传媒集团(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日本索尼公司也在与rca唱片谈收购,前世小鬼子确实做成了,但这一世由于陈文的介入,美国穷鬼有了更好的选择方案。
  近百年的美国企业,被瑞士银行收购,比被日本人收购,更容易让美国人接受。
  这一观点,2月份第一周的《纽约时报》给出了鲜明态度。
  《华尔街日报》在连续三天的版面上,也点评rca收购案,主动向瑞银集团示好,呼吁美国企业在引进外资时应当更看重收购方的综合实力。
  陈文坐在橡树吧,和安妮斯顿一起看着这些报纸。
  很明显,这是戴博和邓欢走了不同的媒体渠道,刻意制造的舆论风向。
  老妖想起之前港岛媒体抨击老男孩,他心里现在好笑,老子如今玩弄美国媒体,把他们当枪使。
  邓欢和苏珊娜,连续几天与陈文建立电话联系。
  两个商界女强人已经私下取得联系,互通有无,达成默契。
  苏珊娜把她在加州已经取得的工作成果交接给邓欢,过几天大洋马将飞回纽约,与rca的股东们做终极谈判。邓欢则会在周末飞赴洛杉矶,进驻甲骨文公司,继续搞甲骨文和花旗的数据库应用联合研发。
  戴博带着开普勒银行两个律师帕特里克和欧内斯特,在超级卧底费弗的指引下,暗地里与rca的几个小股东达成交易,买下了对方手里的股份。
  另外,拜亚直接与rca一位大股东取得联系,借助他母亲的威名和旧交,促成开普勒银行悄悄买下对方股份。
  事实上,在正式收购谈判开始前,开普勒银行已经拥有rca超过40个点的股份,成为了最大股东。
  陈文和拜亚通了一次电话。
  拜亚笑着告诉合伙人:“收购谈判可以直接变成董事会大会了,我们可以任命董事长。”
  陈文笑道:“我的朋友,谢谢你的助攻。”
  拜亚问:“我不太明白你为什么要买这样一家市场效益不好、思路迂腐、产品陈旧、股份总价偏高的老牌美国唱片公司。如果是我,我宁愿自己新开一家唱片公司。”
  陈文说:“rca在我的领导下,将焕发出新的生命。”
  拜亚叹气:“好吧,既然你坚持,我当然全力支持你。5亿美刀不是很贵,我们三七开。资金的事,我已经吩咐苏珊娜去走了。”
  ……
  除了收购唱片公司,陈文进军美国影视界的事也在同期开展,这就是注册他在美国的传媒公司。
  这一摊子的事,陈文很想交给唐瑾去管。
  2月2日,陈文与唐瑾通电话。
  姐姐女友开心地告诉陈文:“昨天我和我爸妈,还有黄勤戴饶他们,上老美大使馆面试啦!签证拿到啦!”
  唐瑾他们拿到的是两年期的商务签证,足够覆盖各种任务。
  拿到签证,并不意味着立刻飞来纽约,还有许多准备工作。
  唐妈妈是杭大的老师,寒假放到正月十五。唐瑾想趁这次机会,让爸妈在美国玩到元宵节再回国,因此唐四海要跟宗庆厚交接工作。
  今年除夕是2月9日,唐瑾的行程很可能要压着春节时间点,陈文等不及、也没必要等,因为唐瑾没有美国身份,不能在美国开公司。
  唐瑾告诉陈文,已经注册完毕华娱传媒公司和三个子公司,分别是华娱娱乐、华娱广告和华娱投资,总公司的法人是唐瑾自己,她独资;陈晓艺、冯晓刚和郑小龙在两家子公司的股份也按陈文之前交待的办妥了。
  在2月3日,过小年这天,陈文带着戴博和安妮斯顿,跑了一圈纽约相关部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