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4章 忘情水,谁人知(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1982年,三人与滚石段氏兄弟理念不合,同时从滚石辞职,次年创建飞碟唱片。这三人还从滚石带走了一批音乐制作人,比如陈秀男。
  熟悉小虎队歌曲的歌迷,一定有印象,苏有朋他们的许多歌曲都是陈大力和陈秀男编曲填词。
  飞碟的音乐创作团队,还邀请了陈乐融、陈志远、李子恒,超强的团队创作了大量经典曲目。
  80年代的飞碟唱片火爆异常,旗下艺人个个响当当,王杰、小虎队、张雨生、郑智化、温兆伦、郭富城、叶倩文、蔡琴、姜育恒、王韵蝉、苏芮、红孩儿等等。
  从83到90年,华语乐坛三大唱片公司是飞碟、滚石、宝丽金。好几年的年度评选,冠军都是飞碟歌手,他们的获奖专辑销量能把第二名甩开一大截。
  如日中天的飞碟,却没能继续经营好,他们在很短的时间里走向覆灭。
  从1992年开始,华纳唱片不断买下飞碟股份,成为了持股一半的大股东。华纳的态度并不是想把飞碟做大做强,而是抢夺飞碟的资源,设置各种枷锁,等于是替华纳扫除一大障碍,进而取代飞碟,形成华纳、滚石和宝丽金的华语乐坛三巨头新格局。
  事实上,华纳唱片已经做到了一大半。
  华纳唱片是华纳集团的子公司,与陈文的生意伙伴托马斯-华纳的华纳影业和洛杉矶电视台(美国广播公司nbc)是并列的机构。
  1993年1月,在大股东华纳唱片的干预下,飞碟停掉了黑胶业务,大力开展现场版歌带的录制。制作周期和成本确实降下来了,但损失的是高品质音乐。
  除了技术层面的限制,这家美国企业还对飞碟进行了人员上的各种打压。米歇-万没有细说这一块,但陈文能大约想到。
  1993年初,刘德桦签约飞碟唱片,签了两年。
  双方各有所图。
  江河日下的飞碟,图的是刘德桦的自带流量。
  对于是否录黑胶,刘德桦一点也不看重,录黑胶多累人啊,演唱会现场录完歌直接灌制磁带多省事啊,刘德桦一年要拍十几部电影、参加两百场演唱会,比杨玉莹还要忙。
  而且飞碟给刘德桦的分成比例高,三七开。飞碟三,刘德桦七。
  真要是滚石那种做事一板一眼的企业,必将占用刘德桦大量的时间。
  两方的蜜月,渡过了整整一年,原本继续互相开心,但今年遇到麻烦了。
  飞碟的创作团队,跳槽了!
  不跳不行啊。
  飞碟过去一年不录黑胶,派几个录音师到歌星演唱会现场,拿麦克风录下拷贝,送到工厂生产磁带,压根就不再需要这些词曲创作者了。
  这帮词曲大拿,一大半人从飞碟辞职,以集体的形式创立了一家叫做华夏娃娃的音乐制作公司。
  米歇-万无法预见,但陈文知道,1995年这群音乐人将集体跳槽到艺能动音唱片公司。
  哎,对了,刘德桦明年与飞碟合约到期后,将跳槽的下家就是艺能动音唱片。
  米歇-万告诉陈文一件真相:“飞碟现在的创作团队只剩编曲师和音效师了,无力为刘德桦写歌。”
  刘德桦机敏接话:“旧年我两首歌上榜十大劲歌金曲,今年我压力好大,我不要求继续两首上榜,最起码能够有一首入围大名单,唉,陈老板你是不知道,我们这些有点小名气的歌星,如果连续一年没有好歌推出,很快会被对手打得爬不起来。”
  陈文心想:收购飞碟的时机还真是来了啊!
  老妖看了眼身旁的张国容。
  张国容一脸笑眯眯,还是不说话。
  陈文说道:“张老板,你给点意见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