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 第2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江振国在国内的时候,虽然家境不算太好,但其实也不差,如若不然,他根本考不上公费留学生。
  要知道,要考公款留学生,除了“身体强健,性情纯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这样的基本要求以外,还要求考生通晓国文、英文。
  然后就是考试,那次考试一共考了七八天,先考国文、英文和本国的历史地理,再考物理、化学、代数、几何、外国历史和外国地理等等。
  江振国能通过这样的考试,毫无疑问是从小接受教育,受到的教育的质量还非常好的。因此他在国内时,也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少爷。
  可在这里,他什么都要干。
  当然了,他更不能忘了学习。
  他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拿来学习了,每次从图书馆借了书,还会全部抄下来……哪怕其中一些单词他都还不认识。
  穆琼不知不觉,竟然写了两千字,后面的情节也都想好了。
  一个好的工作环境,真的能让工作效率提升很多。
  他放下笔缓了缓,开始画图纸。
  等天黑下来的时候,穆琼已经画了好些设计图。
  他顺着梯子爬下楼,把自己画的图纸给了陈老板,然后道:“老板,不好意思,我在楼上没有一直画图……我写了点东西。”
  “你在楼上写文章?”陈老板问。
  穆琼点了点头。
  “没事,你写吧。”陈老板道:“我看你在我这里也干不长……我就盼着你将来出息了,能记得我。”
  第26章 准备辞工
  这是陈老板第二次说这样的话了, 穆琼并不意外。
  陈老板对他的态度的变化,他早就感受到了, 也知道陈老板为什么会这么做。
  陈老板现在对他的种种优待, 其实是一种投资。
  在中国的古代,很多人喜欢做这样的投资。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吕不韦投资异人,而在后来的朝代中, 有很多家境一般的名人年轻时受过别人的资助,又有很多有权有势的人资助过别人。
  说起来,就连原主穆昌琼的父亲,他当初能去日本留学除了自己家里有钱以外,也是因为受到了晚清一位官员的看重, 得到了对方资助的关系。
  人们热衷于资助别人,而他们之所以这么做, 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他们资助的人没出息, 不过是损失一些钱财,但若是他们资助的人有了大造化,无疑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好处。
  在民国这个混乱的时期,成功的投资带来的收益往往比和平年代更大。
  比如一个小商人在军阀早期还是土匪的时候给钱给粮, 最后兴许就能成了该军阀的财务官帮他收税。若是在一个政府官员年轻时帮过他,以后自己不小心犯事锒铛入狱,指不定就被轻轻放过了。
  穆琼不觉得自己将来能多么威风,陈老板出手帮他肯定也没想太长远, 但意思是差不多的。他很感激陈老板对自己的看重。
  陈老板说的没错,他确实就要离开了, 他打算在陈老板这里做满一个月就离开。
  这一来是他本身对餐饮行业不了解,也并不喜欢,二来,则是因为他不想把自己的时间消耗在端盘子上。
  在西餐馆干活除了需要他来回跑,可以锻炼他的身体以外,对他没有其他的好处,还将他的时间全都锁死在这家餐馆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