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 第17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郑维新道:“现在孤儿院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各种御寒的衣物。他们不要花哨的衣服,那不能穿,最好就是给他们你们不要的旧棉袄旧棉裤,另外,你们不要的旧书,纸笔之类,他们也是要的。”
  “他们还要纸笔?”这些学生吃惊,普通百姓都是不识字的,这些孤儿院的孩子难道还读书?
  “孤儿院的院长会教这些孩子认字。”郑维新道,他时常去平安医院,顺路也去过平安孤儿院。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地方……能带我们去看看吗?”有学生问,其他学生也面露向往。
  这当然是可以的,郑维新带了一些人,往平安孤儿院走去。
  这样的事情,在很多地方都有发生。
  平安孤儿院没在报纸上打过广告,甚至连招牌都不挂一个,非常低调,但知道这个孤儿院的存在的人,还是很多的。
  至少,那些曾经来采访过的记者,还有巡捕房的人,就都是知道的。
  如今《流浪记》完结,看到豆豆进了孤儿院的情节之后,很多人对孤儿院好奇,这些知道孤儿院的存在的人,就把一些好奇的人带来了孤儿院。
  这天中午,孤儿院里就来了好些人,其中有郑维新和他的同学,还有几个记者带了一些有钱的妇人过来。
  今天上午,孩子们的任务是做棉鞋,他们做了很多,到了中午已经超额完成,然后就拿着自己的碗去盛饭了。
  四岁以上的孩子,都是自己去盛饭的,盛好饭就乖乖排队,让孤儿院的工作人员给他们打菜。
  他们的碗很大,是平常人家用来盛汤的大海碗,有些孩子又特别小,让人担心他们会抱不劳。
  可事实上,所有人都抱得牢牢的。
  菜是油渣炒青菜,还有豆腐猪肝羹,每人每样一勺,郑维新他们来的时候,孩子们正大快朵颐。
  第158章 新书《丝乡》
  夏天天热, 江浙沪一带的菜蔬挺少的,反倒是天冷了一些之后, 各种各样的蔬菜越来越多。
  这时节, 青菜就是极其便宜的,自己去乡下买的话,随便给几个铜元, 农户就愿意把地里的菜全卖了。
  豆腐也同样便宜。这边的农村,但凡有地的,家家户户都会种黄豆。
  黄豆还青的时候,可以连着豆荚一起煮来吃,等黄豆老了, 则可以拿来换豆腐。
  若是用水泡软了,加点肉摊上最便宜的猪皮碎猪肉之类煮上一大锅, 全家还能高高兴兴开一次荤, 吃个肚皮滚圆。
  家家都种黄豆,黄豆的价格自然上不去,再加上一把黄豆能做很多豆腐,豆腐的价格也就不贵。
  但猪油和猪肝就不便宜了, 不过这两样,在菜里放的并不多,这么加一点,完全就是为了给孩子们补充营养。
  穆琼一直觉得营养很重要, 朱婉婉受他的影响,也很重视这些, 以至于孩子们吃得挺好的。
  郑维新带来的那些同学见到这一幕,挺吃惊的:“这孤儿院里的孩子,吃的真好。”
  “这里看着也干净。”
  “比我想象中的好多了。”
  ……
  眼前的这个孤儿院,比穆琼在《流浪记》里写的孤儿院好太多了。
  当然,他们都是有钱人,倒是并不嫉妒,只是有些感慨,然后就好奇地看着这些孩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