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节(2 / 4)
会试考的科目和院试大体上相同,除了四书五经,还要考算术和律法。不过,会试有一个点和其他几个考试最不同的是会试最后一场的最后一道考题,考的内容不在任何书本上,而是现实生活中的难题,比如发洪水了,你身为皇上特派的钦差要怎么办?某个地方出现瘟疫,死了很多人,你身为当地的官员,你要怎么处理。你发现你的同僚,或者上司贪污受贿,你要怎么做?某个地方发生蝗虫灾难,你身为当地的官员,你要怎么办?某个地方发生干旱,身为当地官员,你要怎么办之类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会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非常实际的问题,所以没有一个标准的答应。
最后一道题非常重要,如果你前面的考差了,但是最后一道题回答的非常好,很有可能会破格录用。
大隆朝改革科举,是为了给国家录取有用的人才,一群会给国家和老百姓解决麻烦和创造财富的实际有用的官员,而不是一群只会读书,什么都不懂的书呆子。
看完考题,贾琏深下一口气,让自己静下心来,准备答题。
会试的难度要比乡试高出很多,但是这对贾琏不是什么难事。他刚刚浏览考题的事情,心里有有数了,考中会试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是要考中会元,那就要仔细认真地答题了。
要知道会试可是全国各地的举人一起来参加,都是各地的佼佼者,尤其是江南的白鹿书院的考生,这些年可都是包揽了会元,他要是稍微有点疏忽和大意,就会与会元无缘了。然后,就一命呜呼了。
山长跟他说过,他答题的角度比较新颖,观点也是鲜为人知,但是却非常一阵见血,这就是他的优势。他要是在考会试的时候,保持住这个优势,他就很有可能考中会元。
会试第一场考试的是经义,考题自然来自四书五经。
写到中午,贾琏肚子饿了,就不勉强自己继续写,拿出干粮吃了起来。想到自己要连续九天吃干粮,他瞬间有一种生无可恋的感觉。
简单地解决掉午饭,贾琏没有急着回去答题,而是躺了下来,准备好好地说一个午觉。连续考九天,在这期间不好好休息的话,会影响发挥的。
全考场只有贾琏一个最悠闲,吃完就睡觉,而其他人吃完午饭就继续做题。
睡了半个时辰,贾琏用冷水洗了个脸,冰冷刺骨的寒意顿时让他的大脑变得清醒,坐到桌子前,继续答题。
就这样,过了三天,第一场考试结束了。贾琏长长地舒了口气,心里轻松了不少,但是其他人的心情却变得非常沉重,大概是没有考好的原因。
第四天,辰时四刻,第二场考试开始。
第二场主要考的是算术和律法,自然要比院试的时候难上很多。不过这对前世是理科学霸的贾琏来说,算术完全不是问题。律法么,他早就背的滚瓜烂熟。
被系统开发过的记忆力可不是短暂性的,而是永久性的。也就是背下了一篇文章,他就会记一辈子,这算是开挂了。
贾琏发现考第二场的时候,好多人都一副抓耳挠腮的模样,要不然就急的满头大汗。看到别人这样,虽然很不道义,但是真的很爽。
会试考的算术的水平是高中数学的难度,这对贾琏来说小菜一碟,但是对其他考生来说就特别难。
因为第二场主要考算术和律法,贾琏很擅长,所以两天之内都把考题答完了。
做好考卷又不能出去,第三天贾琏无奈只能在号房里睡觉。
主考官和监考官见贾琏在第三天不答题却在睡觉,很是吃惊。难道贾琏不会做?不可能啊,他可是考中四元的人,又被冯先生亲自指导过的学生,怎么可能不会答题。
主考官压根儿就没往贾琏做好考卷的那方面想,见贾琏不答题却在睡觉,心里又是失望又是焦急。贾琏可是他们京城的希望,他对贾琏的期待很大。想了想,还是决定提醒一句。
“你怎么在睡觉?”
“我已经做好考卷了。”而且他已经检查很多遍,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他才大摇大摆地睡觉。
什么?!
主考官在心里惊呼道,已经做好考卷了?!
有些不相信,主考官拿起贾琏的考卷看起来,发现贾琏是真的做好了,而且做得基本上都是对的,心里充满震惊,再次望着贾琏的目光充满不可思议。
深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主考官神色恢复自若地离开了贾琏的号房前,可是他心里却不像表面起那么淡定。
这个贾琏真不愧是考中四元的人,也不愧是冯先生亲自指导的学生,这么早就做好考卷,而且几乎都是对的。看来,贾琏这次考中会元,考中五元的可能性很大。 ↑返回顶部↑
这些问题都会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非常实际的问题,所以没有一个标准的答应。
最后一道题非常重要,如果你前面的考差了,但是最后一道题回答的非常好,很有可能会破格录用。
大隆朝改革科举,是为了给国家录取有用的人才,一群会给国家和老百姓解决麻烦和创造财富的实际有用的官员,而不是一群只会读书,什么都不懂的书呆子。
看完考题,贾琏深下一口气,让自己静下心来,准备答题。
会试的难度要比乡试高出很多,但是这对贾琏不是什么难事。他刚刚浏览考题的事情,心里有有数了,考中会试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是要考中会元,那就要仔细认真地答题了。
要知道会试可是全国各地的举人一起来参加,都是各地的佼佼者,尤其是江南的白鹿书院的考生,这些年可都是包揽了会元,他要是稍微有点疏忽和大意,就会与会元无缘了。然后,就一命呜呼了。
山长跟他说过,他答题的角度比较新颖,观点也是鲜为人知,但是却非常一阵见血,这就是他的优势。他要是在考会试的时候,保持住这个优势,他就很有可能考中会元。
会试第一场考试的是经义,考题自然来自四书五经。
写到中午,贾琏肚子饿了,就不勉强自己继续写,拿出干粮吃了起来。想到自己要连续九天吃干粮,他瞬间有一种生无可恋的感觉。
简单地解决掉午饭,贾琏没有急着回去答题,而是躺了下来,准备好好地说一个午觉。连续考九天,在这期间不好好休息的话,会影响发挥的。
全考场只有贾琏一个最悠闲,吃完就睡觉,而其他人吃完午饭就继续做题。
睡了半个时辰,贾琏用冷水洗了个脸,冰冷刺骨的寒意顿时让他的大脑变得清醒,坐到桌子前,继续答题。
就这样,过了三天,第一场考试结束了。贾琏长长地舒了口气,心里轻松了不少,但是其他人的心情却变得非常沉重,大概是没有考好的原因。
第四天,辰时四刻,第二场考试开始。
第二场主要考的是算术和律法,自然要比院试的时候难上很多。不过这对前世是理科学霸的贾琏来说,算术完全不是问题。律法么,他早就背的滚瓜烂熟。
被系统开发过的记忆力可不是短暂性的,而是永久性的。也就是背下了一篇文章,他就会记一辈子,这算是开挂了。
贾琏发现考第二场的时候,好多人都一副抓耳挠腮的模样,要不然就急的满头大汗。看到别人这样,虽然很不道义,但是真的很爽。
会试考的算术的水平是高中数学的难度,这对贾琏来说小菜一碟,但是对其他考生来说就特别难。
因为第二场主要考算术和律法,贾琏很擅长,所以两天之内都把考题答完了。
做好考卷又不能出去,第三天贾琏无奈只能在号房里睡觉。
主考官和监考官见贾琏在第三天不答题却在睡觉,很是吃惊。难道贾琏不会做?不可能啊,他可是考中四元的人,又被冯先生亲自指导过的学生,怎么可能不会答题。
主考官压根儿就没往贾琏做好考卷的那方面想,见贾琏不答题却在睡觉,心里又是失望又是焦急。贾琏可是他们京城的希望,他对贾琏的期待很大。想了想,还是决定提醒一句。
“你怎么在睡觉?”
“我已经做好考卷了。”而且他已经检查很多遍,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他才大摇大摆地睡觉。
什么?!
主考官在心里惊呼道,已经做好考卷了?!
有些不相信,主考官拿起贾琏的考卷看起来,发现贾琏是真的做好了,而且做得基本上都是对的,心里充满震惊,再次望着贾琏的目光充满不可思议。
深吸一口气,稳了稳心神,主考官神色恢复自若地离开了贾琏的号房前,可是他心里却不像表面起那么淡定。
这个贾琏真不愧是考中四元的人,也不愧是冯先生亲自指导的学生,这么早就做好考卷,而且几乎都是对的。看来,贾琏这次考中会元,考中五元的可能性很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