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见过贵主!”尉迟宝琪和魏叔玉、房遗则散步时,被萧锴喊回来坐船玩。四人回来时,发现西海上已经有五艘船了,不少世家子在船上吟诗作赋,看着好生热闹,他们几个却是错过了。萧锴正要抱怨,刚巧看到李明达在那边,就过来行礼。
  魏叔玉深沉地看着身影绰约的公主,缓缓放慢了脚步,走在最后。他这些日子一直在反思,对于自己先前的胡乱揣测和愚蠢的想法,有些内疚,十分不好意思。
  李明达第一个看他,“你今日同谁一道来得?”
  魏叔玉忙道自己是同母亲和妹妹以及表妹一起来得。
  李明达挑了下眉,进一步确定自己没有听错魏婉淑的声音。
  田邯缮这时想起孤本的事儿来,笑着开口,“正好今日魏世子在——”
  李明达伸手碰掉了茶碗。
  田邯缮住了嘴,忙打发人收拾,转而收到公主打得眼色,连忙闭嘴了。
  魏叔玉却不解地问田邯缮何意。
  “正好你们也都闲着,大家都在,应景作诗如何,我手里刚好有几本绝世孤本,想要的可以凭能耐挣。”李明达说罢就拍拍手,让人把孤本呈上来。
  这时候,房奉珠和卢夫人瞧见这边热闹,而且房遗则也在这,俩人也都担心房遗则没个分寸,就凑过来瞧瞧。裴氏见自家儿子魏叔玉在,也跟着来了。两位夫人身边原本带着的女孩子也都跟着来了。
  李明达笑请房奉珠、卢氏、裴氏以及房宝珠、魏婉淑等人落座。
  尉迟宝琪、萧锴、魏叔玉和房遗则四人本想着随便弄一首诗,给公主助兴就是了,并无比较的心思。但转手看到田公公所端托盘里的孤本,这才见识了什么叫做“绝世孤本”,竟有西晋竹林七贤中的‘三贤’的手写本。
  萧锴还有些不信,特意拿了一本,小心翻阅了一下。
  魏叔玉扫了一眼,立刻道:“确实为西晋时期才有的藤角纸。”
  “那太难得了,我可不会相让。”萧锴立刻道。
  魏叔玉自信地笑一声,表示他也不会。
  尉迟宝琪抿着嘴角想了想,“我对这东西也喜欢,但必然没有遗直兄更喜欢,便不妨争一下,若真有幸得了它,就送给遗直兄做礼物,权当多谢他这段日子对我的照顾。”
  “我大哥听了这话,肯定会高兴。”房遗则叹道。
  “我看你们几个都有争夺之意,忽想起‘文无第一’的说法来。诗赋若是不相上下,倒也不好评判。不如这样,诗或赋和画一起,两厢对应着来,才可得胜。”
  李明达的提议随即得到了大家的应允。毕竟诗这种东西,意境各有不同,极有可能水平相当,难分伯仲。但画却不同了,功夫深浅,下笔就知。
  晋阳公主果然思虑周全。
  李明达随即命人备了桌案和笔墨纸砚。
  “丰收和农,就以此为题,回头等圣人来了,我会请他做你们的评判。”李明达道。
  尉迟宝琪等人一听公主竟要请君王裁决,那可就是大事了,个个十分紧张,遂立刻执笔都开始认真琢磨起来。
  公主说的题目乍听起来很简单,作诗他们倒都还算可以,毕竟早前为了庆丰宴,大家也都做了诗赋的相关准备。但要画一个和他们所作诗句相应的画,却是有些难了。一则他们几个大多都没有深刻了解过务农之类的事务,比如庄稼在收割之前在地里具体长什么样,他们其实也不是很清楚。再者,诗里多是歌功颂德,赞美圣人治国有方的话,这种话可言说却不好描绘,真下笔画起来实在是令人犯难,不知该从哪里下手。
  李明达见尉迟宝琪几个有所迟疑,就跟他们说不着急慢慢来,转而又对卢氏和裴氏道:“我们在此说笑,只怕也会扰了他们,留他们在此好生研究诗画,我们去林东走走赏花如何?”
  李明达的提议随即得了房奉珠和两位夫人的赞同,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去了。
  尉迟宝琪瞧见女人们走了,把笔放下,叹了口气,“遗直兄啊遗直兄,不是我不想努力我帮你挣孤本,实在是不好下笔啊。”
  庄稼尉迟宝琪也是见过的,平常骑马路边一片片的,可是他没有仔细观察过,只画皮毛,而不能入骨三分,这种事儿他干不出来,勉强画出来也是丢人,倒不如不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