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第25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切被吕林翁婿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化肥生意嘛,当然是暴利的,直接选出一个李瓒出任,府库的收入确实会受到不小的冲击。
  但是,就看他们眼前的做派,可以预见,未来北国世家间的内斗一定会越发的严重。
  抱团?不存在的。
  事实上,在林墨看来,只要他们不是一个鼻孔出气,都是可以很容易收拾的。
  人呐,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吕布则是双手抱胸,审视着家主们的表情,很想捧腹大笑。
  尔等蠢货,不过是我女婿的掌中玩物罢了。
  很快,大将军执笔掾端来一个托盘走向李瓒,上面放着大将军府司农的印鉴和青绶,李瓒看着这银印青绶,有些恍惚。
  其他家主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
  袁尚站起身来,亲自银印青绶都交给了李瓒,这才算完成了简单的程序,后续还有张榜,入库等手续,但那些显然不是重点了。
  等袁尚坐回去后,开始有家主给李瓒敬酒了,似乎,有了一丝众望所归的感觉。
  很多人都清醒,庆幸林墨没有当面清点,否则刚才没有写李瓒的名字,今后还怎么要化肥啊。
  崔琰没有去给他敬酒,反而眼睛余光看向了吕布和林墨。
  如果说天子血诏给了崔琰极大的压力,那么李瓒拿下大将军府司农就算是坚定了他的想法。
  到时候,北国易主,你李瓒与吕林走近,我崔家于朝廷有社稷之功,便是要看看曹操是如何用人了。
  想想这样也不错,我没能当上大将军府司农,再提出联姻,更加不会惹人瞩目。
  崔琰觉得,这或许是上天也在帮他。
  第二百四十章 被耍的团团转
  邺城在举行秋收盛会,荆襄也筹办了一年一度的庙会,跟北国不同的是,荟聚在襄阳的世家们拜会完刘表后,都是会先到蔡府用晚宴。
  毕竟是荆襄第一世家,蔡瑁又手握荆州半数军权,也就是受限于三互法,否则蔡瑁早提领了政务上的要职。
  所以,在荆州这里,蔡家的号召力,属实不会比刘表弱多少,甚至很多事情,蔡瑁不点头,根本落实不下去的。
  庙会前,各大世家云集蔡府这件事,身为荆州牧的刘表自然不会不知道,可对此,他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除了顾虑蔡家的底蕴外,掌控半数荆州军的蔡瑁,在军中威望,甚至压过了假节之权的刘表,这些,都迫使刘表对于蔡瑁一些过分举动,能忍则忍了。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现状,天子士族之首,表面看凝聚着辖地的各大世家,可到头却为世家所累的袁绍;
  需要世家扶持又想摆脱世家控制而不得已用宗亲力量对抗的曹操;
  刘表属于第三类,要依仗世家,却又只能受他们掣肘,最终沦为半傀儡状态。
  其实在荆州这么多年,不是没想过如何去抗衡世家,自刘秀以后,世家尾大不掉,头疼的可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两百年来,从皇帝到地方太守,乃至于县令都很难自圆的荆棘。
  从来世家就抱团,这是因为利益一体化决定的,林墨能够短期内快速打破北国世家的默契,听来是简单的二桃杀三士,可这个桃又不是谁都拿的出来的。
  譬如刘表就拿不出来,就算是让刘琦出任长沙太守这么一桩简单的事情,他还得扛着巨大的压力才能办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