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58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财政大臣方望海说道:
  “其实这也是城乡差距拉大的原因,一个壮年劳动力,全年在家务农,收入是远远抵不上一个同样壮年的雇工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进城也是正常的。”
  众人点点头。
  东南对于户籍的控制远比东南松弛,因为苏泽一贯反对明太祖制定的各种户籍制度,反对身份禁锢政策的。
  所以东南很早就开始户籍自由的行动,乡村中的人口,抵达城市后只需要在城市中登记,就可以在城市中居住。
  这种政策自然是加快了工商业的发展,吸引了更多农村人口前往城市。
  徐渭也说道:
  “农业是国家的邦本,大都督的忧虑也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现在放任这种现象,日后也会影响到我们东南发展的。”
  众人纷纷点头。
  这段时间以来,众人都知道治政的不容易了。
  东南虽然是鼎格建制,没有历史包袱,但如今的东南也面临了千年未有的大变革。
  换句话说,整个东南都没有作业可以抄。
  大明,甚至包括大明以前的政治制度,都不再具有参考性。
  东南现在遇到的问题,都是新问题,都是前人从没有遇到过的问题。
  就比如是城乡问题,在千百年来,华夏人都是安土重迁的,他们世代都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不是生活不下去了很少会离开故土。
  但是现在不同了。
  时代的发展,工商业的发展,让更多人选择离开了生活了一辈子的乡村,前往城市生活。
  而人口的流动,也滋生出来更多的问题。
  苏泽很明白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这是所有工业化社会发展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苏泽说道:
  “首先还是农村土地的,乡村的土地可以作为最后的蓄水池,不能让进城的人把土地都卖了,但是也不能让大片土地抛荒。”
  方望海有些为难的看着苏泽,苏泽说道:
  “还是通过财政政策调节,土地出售需要加税,同时要完善租赁制度。”
  “闲置的土地可以出租掉,租出去的土地,田税从租种者那边收,这样可以让离乡的人不会轻易卖掉自己的土地。”
  方望海点点头,东南的田租是按照土地权属征收的。
  也就是说土地在谁的名下,那就向谁征收田税。
  改善田赋的制度,那可以让进城务工的农民更倾向于出租土地而不是出售土地,那他们在城市中发生困难的时候,还可以退回乡村容纳风险。
  众人纷纷点头。
  苏泽说道:“最后还是要加大乡村建设,只要乡村的基础设施好一点,交通更便利一些,鼓励村镇兴办工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