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众位官员竟是没有被吓住,纷纷跪下,辩解道:“陛下,七皇子在长安书院用的名字是慕容扬。臣等的儿孙并不知道他就是七皇子,是以不知者无罪。”
  “臣的儿子是举人,被李云霄挑断了手筋、脚筋变成瘫软。臣恳请陛下赐死李云霄!”
  “臣的嫡三孙竟是被李云霄割掉了命根子。陛下不杀李云霄,臣便撞死在此!”
  众位官员知道干这些事的人是何义扬,可是宫里的十几位太医都说了他已经重伤奄奄一息,只能一致改说是李云霄干的。
  何冬面色铁青,指着要撞柱的贺开国侯爷,目射杀光,大骂道:“贺山,你嫡孙满口胡言侮辱朕与先生的女眷罪当处死,朕的扬郎只是废掉他的根命子算是轻的!”
  李家已陷绝境,再经不起打击。何冬不会让李云霄替何义扬顶罪名,直接说了真相。
  众位官员这才恍然大悟道:“原来是七皇子捅的人。”
  贺山做撞向墙姿势,立刻被旁边的官员抱住了。
  何冬喝道:“你们都放手,让他撞死。他没这个胆!”
  贺山确实没有这个胆量,只能气得浑身颤抖昏厥过去,被太监抬下殿。
  一名太监急走至殿中央,禀报道:“陛下,长安书院的牛副院长及一千七百五十二位师生联名上了万字奏折辩护七皇子、霄世子无罪。”
  何冬等的就是这个,挥手道:“念!”
  太监念完长长的奏折,最后将署名的一千七百五十二位师生的名字高声念出。
  这些人除去牛副院长、狄玉杰、王浩然、秦山忆、牛浩星、秦安林、尚亮、梁旭升及邓家、田家众小郎,还有许多曾被那些人欺压过的学子。
  王森听到了王浩然的名字,眉头微蹙。这样的事躲都不躲不及,他的二儿子竟往前冲,亏得不是长子,代表不了王族。
  邓镜在李府倒下的关键时刻没有上奏折相助,袖手旁观。
  邓家几个在长安书院读书的小郎对他的做法不理解,就在书院里住着,一直不回国公府。
  这次他们特意不给邓镜商议,就在奏折上签了名字。
  邓镜听到几个子孙的名字,压根没有生气,等太监口干舌燥终于念完后,出列高声道:“陛下,臣附议长安书院万字奏折,七皇子与李云霄自卫防护无罪,倒是一百七十二人预谋已久谋杀七皇子,罪当斩首!”
  接着几十位文武百官出列跟邓镜态度一样。
  随后皇室除去立王府之外,皇后、五大王府、芸公主、三公主、几位郡主郡王联名上奏折重惩一百七十二人。
  何冬当即下旨裁决何义扬、李云霄无罪,罚一百七十二人府里在朝为官的长辈及主子降官职一级及一年俸禄,夺去举人四人、秀才十二人的功名,禁止学子二十一人参加科考。
  龙有逆鳞,触之必怒。
  这些学子竟敢预谋围杀何义扬,李云霄,何冬就夺去他们最珍贵的功名,取消他们当官的资格。
  当日,欧阳、刘、胡族的老族长及少族长在长安郊外的一个树林里秘密聚集在一起,气急败坏的大骂。
  “何冬这个乡野匹夫,我朝大军战败,匈奴皇朝大军马上就要打到长安,他有什么底气重罚我们三大家族的子弟!”
  “李炳是何冬智囊,李炳的尸首已被挂在匈奴皇朝国都的城墙,何冬没了李炳,就凭他的乡野村夫的头脑也敢跟我们三大家族斗!”
  “何冬这般打压名门望族,不如我们联手几百年望族逼他退位?”
  “我们需要一个时机,也需要找一个能替代何冬登基名正言顺的人。”
  “眼下就是最好的好时机,人选也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