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孙传庭也不再问,细细思索片刻,大呼一声:“糊涂!”
  黄渤也不知孙传庭骂谁糊涂,是江陵侯,还是杨嗣昌,还是朱由检?恐怕十有八九在骂朱由检吧?黄渤逐步跨入荆州高层,知道朱由检倾向于调集骠骑军入驻宣大,而遭到了杨嗣昌的强烈反对。
  且听孙传庭骂完之后,怔怔半晌,忽然对黄渤说道:“为了战马,江陵侯可谓处心积虑!”
  言毕,孙传庭长叹了口气,道:“罢了罢了,不让荆州获得战马,又济得何事?你说吧,你有何策能解宣大之困?”
  黄渤揣摩不透孙传庭为何突然转了性,不过,这与他没有关系,他的任务就是说服孙传庭接受林纯鸿的办法。
  于是,黄渤拱手道:“宣大将士的军饷,已经拖欠两月,只要及时发放军饷,军心自然安稳如泰山。邦泰钱庄愿意向宣大总督府提供优惠贷款,月利息可低至一厘三。”
  孙传庭砰然心动,转念一想,道:“贷款可是金票?”
  黄渤道:“那是自然!”
  孙传庭断然道:“若江陵侯真有心,提供真金实银即可,金票那玩意,本督不知是何物!”
  黄渤笑道:“终究会认识的,只是早晚的问题。边军将士都认那玩意。为了方便边军将士兑换,邦泰钱庄会在宣大设立分号。”
  孙传庭陷入沉默之中。
  当初,卢象升对林纯鸿开放宣府和大同的商路,却限制金票进入宣大,偏执地坚持以真金实银或者大圆进行交易。顺带着,卢象升对近在眼前的山西票据,也无一点好感,坚决限制。
  不过,金票这玩意着实方便,并不会因为卢象升严格限制就不会进入宣大。相反,金票早已在宣大流通,边民和将士们早已熟识金票。只是宣大尚未设立邦泰钱庄分号,金票兑换成大圆非常麻烦,限制了金票的流通范围。
  现在,林纯鸿直接对卢象升的既定政策发动挑战,着实让孙传庭为难。
  孙传庭虽想不透金票为何能代替金银,但本能地觉得,金票大肆流通之地,林纯鸿必然拥有相当的控制力。
  孙传庭一时难决,只得将这个问题放在一边,问道:“退一万步讲,即便宣大接受邦泰钱庄的贷款,解了一时之困。但是朝廷所拨钱粮有限,回易的收入又陷入枯竭之中,贷款还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黄渤道:“要解决根本问题,还得双管齐下。一则,需集中兵力赶走济尔哈朗。如果不出意外,骠骑军六千余骑不日将抵达宣大,并屯驻于宣大外围的朔州,届时,还望督师大人与骠骑军一道打击济尔哈朗。济尔哈朗退走,与蒙古之间的商道自然畅通,回易可恢复。”
  孙传庭嗤笑道:“敖汉四部,业已覆灭,所余之众,无不亲近女真鞑子,只怕到时路通了,人却没了!”
  黄渤笑道:“无妨!即便对女真鞑子最为忠心的科尔沁部,恐怕也不会眼睁睁地看着物产烂在草原上。”
  孙传庭怦然心动,黄渤说得有理。与草原的贸易,不仅内地的商人获得重利,而且草原上的蒙古部落也是大发横财。可以这么说,一旦谁从边境贸易中获利最丰,谁就会成为草原上最为强大的部落!
  一旦贸易达到一定的规模,这些部落十有八九会对女真鞑子离心离德,即使兵戎相向,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贸易,不仅仅是获利的手段,也是控制草原部落的犀利手段!
  孙传庭点头道:“正该倾力协同,将济尔哈朗赶回辽东!”
  孙传庭这么说,算是同意了黄渤的提议。
  黄渤继续说道:“另外,还需阻止晋商向草原及辽东输送物质!”
  孙传庭大吃一惊,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黄渤。
  晋商通敌,这是公开的秘密,人人都知道,却无人敢说,孙传庭想不到,黄渤居然把这个问题摆在了台面上。
  朝廷屡次下旨禁止,却一直无法禁绝,个中缘由,无他,利益尔!
  与晋商纠缠在一起的,除了边关的将士外,还有一大批晋籍官员及在边境任职的高官,其规模,其影响力,绝非林纯鸿主导的羊毛团体所能比。
  孙传庭敢打包票,一旦他下令禁止查禁宣大的晋商商路,兵变的绝不止大同一处,而是全部驻地!紧接着,一大批高官就会冒出来,将兵变的责任推在他身上,然后他就被凄凄惶惶地押向刑场,永远地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