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琼文帝(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旁边的朽月倒是稍微冷静了下来,听出了他这话里话外无非一个意思——斩妖除魔乃是替□□道,他没有做错。
  “她并非有意要害人,方才也已有悔过之心,为何不能给她一个回头是岸的机会?”陆修静耿耿于怀地辩驳道。
  “道君,错了就是错了,随口一句后悔就抵消了之前的错误,那回头是岸得多廉价啊?”公孙若说话语速不快,斯斯文文的那种,但听着尤为令人嗔厌。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怎么就廉价了呢?”
  陆修静则难以认同他的不近人情,非要跟他争个是非黑白出来不可。
  “陆道君这般替妖魔说话怕是有私心吧?鸠婆救你可是有目的的,她装出一副悔过自新的模样也是为了让你相信她,道君千万别被妖魔给迷惑了呀!”
  如果说陆修静是歪理的鬼才,而公孙若便是诡辩的祖师爷,更别说他还是文官出身。公孙若虽无卧龙的舌战群儒之才,但要是想在口舌上讨他的便宜,只怕会被倒打一耙,把自个给气死。
  眼看这两人要没完没了地争辩下去,柳兰溪及时出来调停,地中止了这场胜负明显的口水战。
  他走到公孙若面前为他鼓了鼓掌,笑意融融地嘉许道:“良琼文帝所言甚是,妖魔死不足惜,理应铲除永绝后患。您文韬武略,智勇双全,实乃吾辈之楷模也!”
  此马屁一拍,良琼笑得合不拢嘴,和柳兰溪商业互吹了一番:“哪里哪里,小兄弟谬赞了,我看小兄弟不仅模样长得好,眼光更是独到。不知阁下是天界的哪位仙官呐?”
  柳兰溪十分有礼数地向他行了一个文人专属的长揖,胡诌了个身份:“小仙姓柳,以前是文曲星君座下代笔的史隶,想来我与文帝也算半个同行。”
  “呵呵,原来如此,难怪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公孙若对他的这个同行很是有好感,文人骚客嘛,身上的风骚气质自然出类拔萃,他一下就能感觉出来。
  陆修静本欲坚持为鸠婆打抱不平,打算跟公孙若死磕到底,但万万没想到到自己人不帮忙也就算了,反倒先举手投降倒戈了!
  那两个文人骚客越聊越热切,照这个发展程度,接下来他们怕是要称兄道弟拜把子了。
  “他怎么回事?”陆修静把朽月拉到一边,迷惑地问:“这小子不是跟咱们一伙的吗?怎么叛变了?”
  朽月用胳膊肘顶了顶陆修静,劝他认清目前的形势:“我们还有事要求公孙若,你先忍忍。”
  陆修静这才想起来他们此行的目的,心有不甘也无济于事,所以公孙若杀鸠婆之事怎么着也得翻篇,否则跟他闹起来撕破脸面,再找他办事可就难了。
  公孙如扫了眼地上横七竖八的百姓,指尖点墨一弹,施法将他们身上的定身术全部解除。
  那群燕来国人认得他们的守护神,四肢一动弹,便激动地对他三叩九拜,感恩戴德的话不绝于口。他们的带头领队更是不予余力地表彰起公孙若的善行:
  “仰承文帝垂注,除去鸠婆这个作恶多端的妖怪,救回了大伙被抢的孩子,我等肝脑涂地也难酬圣恩。信徒回去定沐浴戒斋,虔心供奉香火,训悔后代子孙铭记您的无量功德。”
  公孙若谦虚而含蓄地朝他们挥挥手,告诫说:“汝等不必如此,本帝只盼天下早日太平,妖魔不再横行人间。快将孩子抱回去吧,切勿告诉其他国民本帝今夜造访,毕竟本帝做好事从不留名。”
  那些民众满口承诺绝不透露此事,感激涕零地将地上的九个婴孩抱走了。
  “瞧把他能耐的!”陆修静不满地咕哝一句。
  朽月悄悄地附耳过去:“这就是你说的行事低调啊?信不信明天一准这事传遍大江南北?”
  “原谅本道君也有看走眼的时候。”陆修静声若蚊蝇,心中懊悔。
  他现在很想收回之前对公孙若的大力褒奖,什么活菩萨,什么文雅人士,不过是披着斯文面皮的刽子手罢了。
  两人咬耳朵的亲昵举止被公孙若给捕捉到了,他对朽月的身份开始感到好奇,过去礼貌性地询问她:
  “不知这位姑娘是天上哪位仙娥,本帝看着眼生,道君可否引荐一下?”
  陆修静气怨未消,敷衍道:“她是朽月,你们不认识不奇怪,一个舞刀弄枪,一个舞文弄墨,两者搭不上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