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第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房子的事情解决了,祖孙俩又去买了下人。
  象国的人口买卖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父母可以买卖子女,但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却不可以。
  第二点:主人家可以买卖死契的仆人,但活契的不可以。
  第三点:罪及仆人,但罪不至死。如果主人家犯罪的,而仆人没有犯罪的,仆人则由朝廷官牙接收,是死契的还是死契,是活契的可以提前赎身。但如果仆人同样犯罪的,按罪行论罪。
  回到牙行,中介把买卖的人都叫了出来:“老太太您看,你们可以买走的下人都在这里了,小厮、婢女、老头子、婆子都有。您看想要什么样的?”
  人虽然都叫出来了,但是却不多。毕竟镇上说大还真不大,所以分配下来的人比较少,不然官牙把人分配下来,到时候卖不掉,这不是要地方牙行养着吗?
  顾奶奶一眼看去,视线停在了小丫头的身上,排在最后几个瘦瘦的小丫头在她看来很合适。孙女才十三岁,下人买来伺候她的,自然要同她一般的年纪。故而顾奶奶问:“乖宝啊,你看这两个小丫头怎么样?”
  顾灵想了想,一派天真的问:“奶奶,这些人以前都是干什么的啊?万一他们以前都是不好的怎么办?如果好的,怎么会被卖掉呢?”
  顾奶奶一听,心里有了想法:“兄弟啊,这些个人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中介刚刚做成了房子的买卖,觉得这老太太也算是利落爽快的人,一般人买房子要三看四看好几回的,像老太太这样当场就定下的,一年到头也碰不见几个,所以他对老太太的印象好事挺好的,再说了,老太太的孙女要进私塾了,现在又在镇上买了房子,说不得以后嫁的男人好呢?由此,中介的态度比刚才更加的好了,他一一介绍了这些人的来历。
  当顾灵听到其中一个叫杜嬷嬷的婆子时候,她一愣。原因无他,这个杜嬷嬷她记得,是第一世中,原主和小地主订婚之后,顾奶奶为原主买来的婆子,这个婆子跟着原主去了小地主家,是原主的管家嬷嬷。
  原主明年十四岁,在明年年后元宵节看花灯的时候,和出来看花灯的小地主认识了,于是小地主对她一见钟情,接着两人定亲了。
  因小地主家条件好,顾奶奶想给原主硬一点的底气,多准备嫁妆,所以把念头打在了大房三个女儿的身上。女主顾兰明年十六,象国女子必须在十六之前就定亲,所以顾兰就被顾奶奶因为中意的聘金给许出去了,接着是顾小兰、顾二兰。
  那个时候,顾奶奶给原主买下人,是冲着原主结婚要管事嬷嬷去的,所以看重了因为主家犯罪而被朝廷转卖的杜嬷嬷,杜嬷嬷之前是在官家做事情的,官家犯了罪,罪及仆从但是杜嬷嬷自己没犯罪,所以杜嬷嬷由朝廷做主发卖。
  顾奶奶觉得这样在官家做过事的人有见识,很适合当管事嬷嬷。事实上,杜嬷嬷不能说多厉害,但是官家出来的人,就是在小地主家当管家也是绰绰有余的,所以她跟着原主出嫁之后,把原主照顾的很好。
  但是今生,顾灵还没说亲,不需要管事嬷嬷,顾奶奶找下人就是为了陪着孙女的,当然看中的是小丫头了。
  可顾灵不怎么想。她拉了拉顾奶奶:“奶奶,我要这位杜嬷嬷。”
  顾奶奶一愣,不解的看着孙女。小姑娘不是喜欢小丫头的吗?怎么要个婆子?虽然说是婆子,但是杜嬷嬷的年纪却比顾奶奶小,约莫四十来岁。只不过杜嬷嬷现在的状态不太好,看上去很虚弱。
  听到小姑娘要自己,杜嬷嬷也是意外,原本她只是规规矩矩站着,对这对祖孙跟对别的客人没什么区别,而今听到小姑娘开口,她不由的多打量了一些。如果她有幸被买去伺候小姑娘,也想知道主人的品行,所以这才打量。
  顾灵很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她带着小姑娘特有的小性子道:“嗯,我有好多个理由呢。第一嘛,我看杜嬷嬷站的跟别人不一样,别人都是弯腰啊、驼背的,有些……有些奶奶你以前说的小家子气,但是杜嬷嬷没有嘛,她站的很有……很有富贵人家太太的……气势。”
  顾奶奶听了噗嗤的一笑,也顺着孙女的话去看了杜嬷嬷,发现孙女说的确实很对。她想到中介刚才介绍的,杜嬷嬷是从官家出来的,这和寻常人家当然不同。
  “第二嘛……”顾灵又继续道,“我要进私塾了,私塾里肯定有些讲究的,买小丫头的话,小丫头什么都不懂呢,但是杜嬷嬷以前是官家出来的,肯定懂很多讲究呢。是不是啊杜嬷嬷?”
  顾奶奶听了,沉思了起来。
  杜嬷嬷从队伍里出来,朝着顾灵福身行了个礼,这礼行的特别好看,一看就是不同于一般人。她笑着道:“小姐真是聪慧,奴婢从前在老主家得主人看重,当了管事嬷嬷,对官家的规矩和讲究确实了解不小。”
  顾灵眼睛一亮:“我进学之后,要学习念书写字,还要学习女红和规矩礼仪,你懂这个吗?我怕在私塾里学不好,被同窗看了笑话呢。”
  杜嬷嬷温声道:“奴婢也认得几个字,会一些女红,说到规矩礼仪的话,想来官家的官家里的规矩礼仪也是符合私塾里的教学的。”
  顾灵一听,挽住了顾奶奶的手撒娇:“奶奶,我就要杜嬷嬷,而且杜嬷嬷比小丫头能干,还能做家务呢,这样您就可以歇一歇了。”
  顾奶奶听杜嬷嬷说完,心中已经有了打算了。被孙女一撒娇,哪里还舍得说个不字,于是,花了三两银子,把杜嬷嬷买下了。
  接着是办理房契以及杜嬷嬷的卖身契,全部处理完之后,中午都过了,再赶回家吃午饭那已经来不及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