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第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麻烦嫂子了。”
  杜嬷嬷正在里面做衣服,也听到了外面顾奶奶的大嗓门,赶忙出来一看。只见东家老太太挑着两麻袋的东西,她便马上去帮忙了:“老太太和姑娘回来了。”她帮着顾奶奶取下她肩膀上的胆子。
  顾奶奶道:“真是累死我了。”
  杜嬷嬷十分“懂事”的道:“家里烧了凉开水,我给您倒茶。”
  “哎,太好了。”顾奶奶刚才纯属随意说了一句,可没内涵杜嬷嬷的意思,可没想到杜嬷嬷这么上道,不仅勤快的烧了开水,还给自己倒,这会儿她也觉得这下人买的好,如果按照自己的意思买个下丫头,恐怕还撑不了场面。
  杜嬷嬷倒了两碗水,一碗给了顾奶奶、一碗给了顾灵。顾奶奶咕噜噜的喝了大半碗,然后拿着碗出去和门口的众人扯话去了。顾灵对杜嬷嬷甜甜的笑了笑:“谢谢杜嬷嬷。”
  杜嬷嬷心一动:“姑娘客气了。”杜嬷嬷是官家被转卖的下人,自然是懂得看颜色的。别看眼前的姑娘娇滴滴的,长得憨,但是言行举止一点也不输一半耕耘人家的姑娘。从气质上,便是京城里的娇小姐,她也能比一比。唯一差一些的是姿态。倒不是说姑娘的姿态不好,而是深闺里的小姐们每一步的距离、坐凳子的形态等等,都是有讲究的。而东家的姑娘因为在乡下长大,所以不受这个讲究的约束。
  顾灵又是一笑,自个儿搬了把凳子出去,接着坐在院子里听她奶在吹牛。哦不,聊天。
  顾奶奶道:“这边上的小房子可以造,因为不会当着太阳,但是正屋是不能加高的,因为会当着太阳。”
  顾奶奶:“放心放心,我们房契过户的时候都注明了这个边上房子的面积。”
  顾奶奶:“我问过过户的官人,这个是允许的。”
  顾奶奶:“你们如果不放心,自个儿去官府问问呗。”
  顾奶奶:“行行行,我给你们看看我们家的房契。”
  象国的房契和地契又统一叫官契。房契和地契是老百姓的叫法,官契是衙门里的叫法。其实没什么区别,就像现在的房产证和土地所有权证一样。
  顾奶奶是把房契随身藏的,她缝了一个荷包,用一条绳子串了起来,然后把房契藏在荷包里。顾奶奶拿出房契给大家看:“你们看,我们家的房契上写上了这边房的面积,所以衙门是允许建边房的,衙门的官人说了,二层的边房已经是极限了,三层四层不能建了,如果当着别人家的阳光,衙门要来拆的。”
  有些人看不懂字,叫认识字的来看,看了之后又相互讨论。果真如顾奶奶说的,他们家的房契上已经写上了四间边房的面积。
  如此一来,大家的脑子里已经在动了。
  有些人得了明确的说法就回家了,有些人还留在顾家门口看着。顾家初来乍到,顾奶奶自然和大家其乐融融的聊天。等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院子里安静了。
  顾奶奶回到厨房,又添了一碗水:“渴死我了。”
  顾灵笑了笑:“我瞧你说的可高兴了。”
  顾奶奶宠溺的道:“傻乖宝哦,我们刚搬来,自然要和人家打好关系的。”说着,又朝着书房喊,“杜嬷嬷,乖宝的衣裳做好了吗?”
  第13章 求收藏《穿成假千金女主文里……
  “回老太太,姑娘的一身衣服已经做好了,还有一身只差裤子了,今日必然能做好。”
  顾奶奶一听,忙吆喝着顾灵去看衣服。
  还别说,杜嬷嬷做的衣裳很适合顾灵这种年纪的姑娘,她不仅做了衣裳,还用多余的布料做了荷包。
  “这衣服真好看,可比铺子里卖的成衣要好看。”顾奶奶爱不释手的摸着,别说以顾奶奶觉得衣服好看,就是顾灵也觉得杜嬷嬷这手艺是真的好。
  杜嬷嬷做的衣服好看可不仅仅是手艺的关系,主要还是样式。这里是吉祥镇,镇对于一个国来说,那就是穷乡僻野、山窝窝那样的小地方。小地方发展有限,消息落后,这里流行的衣服款式那都是外面大地方几年前的款式。而且,镇上衣服有限的款式也都是从县城里传过来的,可有些县城本身也是落后的。
  而杜嬷嬷能被发卖到这里,即便是这里附近的官家出来的,那也是官家。
  实际上,杜嬷嬷的前主子是州长家。象国的构成,州、府、县、镇、村。州长位列正三品,放在现代,那就是省长了。可州长不是一般的正三品官员,每一州的州长手中是有兵的,这样一来,一旦发生战争,可以在最快的时间里接应各州。当然,有些州长有了兵,各种小思想就来了。
  杜嬷嬷从州长家出来的,州长家流行的东西可不比京城差,所以即便杜嬷嬷做的衣服样式是早两年,她被发卖前的款式,但那也是比吉祥镇上的衣服样式新颖好看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