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话一出,不止毛头过来了,喜宝和臭蛋也跟着凑热闹,围着强子叫哥哥,还让他教自己念书。强子本来就嘚瑟,一看这架势,顿时高兴坏了,站起身子学着老师的模样,一手放在背后,一手拿着课本,重重的咳了两声,念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讲道理,无论是教儿歌还是教诗歌,最好还是一句一句的教,甚至一个短句一个短句的教。像这种一口气念下来了,谁能记得住?
  这是曾校长走进老宋家院门时,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不过很快,他就失笑的摇了摇头,一帮小孩子玩闹罢了,教的人是半吊子,学的人也不一定是真要学。这个念头还在脑海里打转,接下来的事儿就噼里啪啦的打脸了。
  “……看红装素裹,分外、分外……”强子念不下去了,他突然想起来了,今天上课时,他听了半节课就趴下睡觉了,所有后头这两字咋念来着?
  “念完了?”喜宝问。
  强子硬着头皮点了点头:“对啊,念完了。”
  毛头抢着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人家强子念诗好歹还是有停顿的,他却是一口气连个磕绊都没有,一下子就给顺下来了,然后卡在了“分外”上。
  等他念完了,喜宝也背着手开始背诵,卡在了同样的地方后,她歪着脑袋想了半天,忍不住提出抗议:“分外后头是啥呀?强子哥哥,你是不是不会念了,故意骗我们说没了?”
  强子:……弟弟妹妹果然都是糟心玩意儿。
  曾校长忍不住了,走上前挨个儿瞅过去,最终不敢置信的目光落在了毛头和喜宝身上。随手拿过强子的课本,翻了一页考他们,确定他们从未学过后,就随口念了一段,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内,两人都能顺顺利利的背诵下来。
  再看强子,他恨不得抱着大伟瑟瑟发抖,春丽几个也像是看西洋镜一样的看着俩小只。反而是赵红英听了声儿过来一看,高兴地连连拍巴掌:“我就知道喜宝是个聪明的!”顿了顿,她有些纠结的看着毛头,“毛头也挺聪明的。”
  又问臭蛋:“你记住了没?”
  臭蛋重重的点头:“记住了,你是奶!”
  赵红英面无表情的扭头不理他,伸手就把喜宝搂在怀里:“奶的喜宝打小就是个聪明娃儿,以后咱们考大学!”
  毛头斜眼看着她:“我呢?”
  “你要是能考上,奶出钱供你上大学!”赵红英拍着胸口保证道,完全没有注意到一旁的曾校长那失落的眼神。
  考大学……
  高考已经取消了,大学梦怕是这辈子都没希望达成了。
  好在也有人注意到了曾校长,袁弟来就看到了那两本簇新的一年级课本,忙上来问:“这书、书是给臭蛋的吧?”
  “对,卫国叫我找出来的。”曾校长被打断了思绪,心情稍微缓和了一点,顺手将课本放在了大木桌上,又再度拿过初中课本,把毛头和喜宝唤过来,想再试试他们的底在哪里。
  跟乡下人不同,出身京市的曾校长非常清楚,这世上就是存在天才的。有些人一出生就得天独厚,别人眼里的难题,放在他们身上,根本称不上事儿。唯一可惜的就是,他现在自身难保,就算发现了天才,似乎也没啥意义。
  “这俩孩子很聪明,读一年级可惜了。”想了想,曾校长还是否了自己的说法,“可他们年纪太小了,还是继续留在一年级吧,等回头大点儿了,看外头情况再决定跳不跳级。”
  说完,他又看了眼从自己进来就一直满脸天真的臭蛋,好心建议说:“宋涛这孩子,年纪小,心性也还没定下来,不适合这么早上学。我建议,不如等过个两三年,他七八岁时再进学校念书。”
  其他人还沉浸在家里出了两个小天才的喜悦中,袁弟来一听这话,脸一下子就绿了。可看了眼赵红英,她没敢开腔,只是满脸铁青的低头搓着衣角。
  赵红英很是无所谓:“没事儿,横竖他去上学家里人也不用盯着了。要是回头真的不成,大不了留级。”有赵宏斌做榜样,赵红英完全能接受自家出个需要留级孩子,反正家里傻子多,再多一个也不叫事儿。再说了,臭蛋也不一样真的傻,兴许就是年岁太小了,喜宝两个月前刚满六周岁,臭蛋按着十足年岁来算,才四周岁半呢。
  这么一想,赵红英也心虚了一下,好像是太小了,这不是拿学校老师当奶妈子使唤吗?可自打臭蛋上学去了,袁弟来就空出来了,能帮着家里多做些活儿了,想到这里,那丁点儿心虚直接被她抛到了脑后。
  就先这样吧!
  老宋家出了两个小天才一事,在队上根本就瞒不住。不过,队上的社员显然并不感到惊讶,因为毛头太出名了,他几年前就能听过一遍后,将对方的话完完整整一字不差的全部背下来,可不就是聪明吗?至于喜宝,长得白白净净的,看着就跟乡下这些淘气的泥猴儿不一样,所以说她聪明,大家伙儿同样没意见。
  有建议的是老宋家其他孩子,其中又以强子为最。
  强子简直要哭死在家里了,这事儿就是他折腾出来的,结果正应了那句老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