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贾雨村见他虽年龄老迈,却是个饱学之士,恭敬一礼拜道,“老人家,我也是一介寒门书生,一见到学馆更心中渴盼,见门未关闭,故壮胆进来一看。”他夸赞着,“实在是让小生佩服,如此立学以读书为本,贾老先生真乃博士智者也。”既是贾家家学,必是贾家中人。
  贾代儒笑着摆手道,“这可不是我的功劳,实在是我们家出了好孩子。”他也得意,觉得脸上有光采。可惜内眷是不能在外人面前夸的,老太太睿智,宁荣两公的子孙出息啊!
  置办祖中祭祀之田之后,原金陵住下的十二房,有过来投亲的,也有富裕也往里面投银的,加上都中连他在内也有三房回来,在他闭眼之前,亲眼看到他贾门二十房中有人黄榜得中,他真是死也瞑目了!
  贾雨村见读书中人也有与他同龄的,借着自己同为姓贾,便想投靠进来,到时候顺带他一同入京赶考,岂不美哉。
  可惜贾代儒虽然于书学上迂腐些,到底经历得多,始终不肯接话,只客气让小厮把贾雨村送了出去。
  贾家自家门都照顾不完了,更何况还有连络有亲的王家,薛家、史家,说好的家学再把能收留外人的口子一开,他以后的日子还过不过了!就是贾敬贾赦再信重他,到时候只怕也要退位让贤了。他可还要看着孩子们进学得中呢。
  贾代儒背着手一一在门外看过,盯住一个八房的小子打起了瞌睡,便对身边的小厮道,“去给他记上一笔,告诉他家里人,再有两次,以后便不用来了。”
  没出息的东西,多少人等着读书呢!
  冯贞兰把儿子放到悠车里,只肚皮上轻轻搭上一层纱棉,让奶娘盯着,便接过扇子轻轻摇着坐到榻上,懒洋洋道,“不是说不愿意嘛,怎么又来求我了呢?”
  那人早跪在地上给她磕头,“都是我心黑,不知道太太宽容大量,还以为……”
  “还以为我心狠手辣,把王家的老人不放在心里了,把那些助着老爷的旧属们都忘了!呸!”冯贞兰狠狠啐地上那人,她早就想骂骂他们了,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你们在背地里说我的话,我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理会罢了。你们祖上是助着伯爷赚过功,可是我们王家这些年也没亏待过你们!哪样差事你们手上没过一层油水,刮一层利下来,别打量着我不知道!哼!”
  老爷因有着妹子提醒,偷偷给圣上写了密折,得到了圣上除非他的手谕,京城营防不许有任体调动的明旨,还让他速去领兵迎驾。再回来,果然如同翻天覆地,废太子之后,圣上让百官推荐却问都没问过老爷,老爷便知道圣上早有了主意,也扮做不知情,只上平安折。
  等到新太子一立,万事都清白干净了。那些窜跳得厉害的废太子一党,几乎都被掐拔了干净,想着最后一搏的马家秦家米家,连菜市口都没去,直接便抄杀了。被认为最有希望,如今的忠顺亲王,什么差事都不再让他管,只让他在家里摆戏听曲,做个富贵闲王。
  听老爷说,太子虽无未好之意,但对他忠皇的态度也很赞赏,仍让他担着京城节度使一职。
  能巍然不动便是立身大策!
  风头已过,老爷当势,冯贞兰的腰杆自然也便挺得更直了,对着这些油滑腻手的奴才们哪里还会好性。再说她好不容易怀个哥儿,妹子又带给一项这样的好的体面进项,她自己手里人都使唤不完呢,哪里还用得着他们。
  “太太,太太……”那人仍是央求着。
  冯贞兰的丫头便上前喝道,“蠢死的黑心奴才,当初太太没让你们去嘛,说是让你们去认认路,也不是没有银子补贴,可你们呢,不是这个推说有事,就是那个借说有病,都不愿意去。噢,眼看着人家当初把路子跑通了,能赚着钱了,你们又想来沾这个便宜,怎么天下不直接掉银子在你们手上呢,尽想着美事。把你们送上去,先头的人怎么办,一碗水端不平,你们这些人又要嚼舌头根子下蛆!”她去着婆子一使眼神,“快走吧,开弓没有回头箭!太太还有好些事儿要办呢。”
  那人被送了出去,澄儿端了杯百合花茶给太太。
  “太太,姑奶奶可真有办法,那些人现要上赶着来求太太了。”
  冯贞兰也觉得以前跟小姑子相处的少,没明白这些好处,她有些纳闷着道,“你说以前,我也不觉得她有什么好。她也没怎么变,照样总是还跟自己家里似的要这要那,摆宴请客随她心意爱来才来,我这还挺高兴不觉得她麻烦不识趣了呢?”
  这话她们可不敢答,淮儿跟深儿都只抿着唇笑。
  秦婆子却是敢说话的,她笑道,“那是太太您心愿得偿,所以见谁都变好了。”
  “你这个老货!”冯贞兰哈哈一笑,自己说道,“可见这人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她如今啊,已经成了金言玉口了。”她又想起件事,“当初我怀了孕,跟她说我这胎可能是个女儿,要说给她家里的琏哥儿。她却摇头说,嫂子这胎可不成。”她眉飞色舞道,“我当时还有些不高兴,只以为她还看不上我这闺女了。”
  深儿凑趣,“谁成想,太太肚子里的明明是个哥儿,怎么能配个哥儿呢,那岂不是不成嘛!”
  “哈哈哈,就是。”冯贞兰笑完,轻轻一叹,“也是以前总不明白她的心,误会了她,再不这样了,你们也得记住,但凡我想不到的,没周全的,对着她你们可得加倍尽心才行。”没有小姑子的话,老爷如何下场谁能知道,她当时怀着孕,能保得下来吗?
  再说就是眼前王家的旧部尽可以有差事,不论是跟着商队做护卫保镖,还是只在附近地方的帮人送信送物寻人,都是小姑子的主意。他们哪个不是当地一霸,哪块地方不熟,只要不是极懒的,不论哪里不能赚上几两银子花销,都有了差事进项,也就不用处处都需要老爷来资助贴补,再从自己任上往外掏银子。自己再不争气,那也与她无关了。
  果然跟小姑子说的一样,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
  秦婆子见太太感性动情,拿手掐了一算,笑道,“正好有件事呢,姑奶奶的婆婆贾史太君,下月不就又要过生日了吗?”
  “正好提醒了我,到时候我领着蜀哥儿过去,把兰字号名册搬来我瞧瞧,选上几件好东西给我姑奶奶做脸。”冯贞兰挥手笑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