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倒不至于,我又不是什么两派中的标杆,做事且多看着上头的风向就是了,能在逆风之中保全脚下一方百姓就是我能做到的极限了,怀允,你跟我不一样,你是注定要做大事的人。”
  苗大人对向南期望很大,倒是叫向南很是没谱,他哪儿是什么做大事的人啊,他只是个普通人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笑笑:坏人坏人,不准窥觑我娘!
  第91章 赴任
  毕竟时间有限,向南也没办法在泽陂县耽搁太久,第二日就准备了一应祭祖的东西回了杏花村。
  这才刚走到杏花村外面那片野杏林呢,村口那边就哐哐哐乌拉拉敲起锣鼓吹起了唢呐,向南原本还跟赵悦撩着车帘看外面漫山遍野即将凋谢的杏花,倒是突然被这动静吓了一跳。
  今儿向刘氏跟阿茶狗二都回来了,两辆马车一前一后,毕竟这可是向家的大喜日子,一大家子自然要全都回来祭拜祖先告慰亡夫/亡父在天之灵。
  “向大人一路辛苦了。”
  向南这里马车刚到村口,里正就带着一群村民上前跪拜,倒是搞得向南有些不自在。
  “周三叔这是干什么,大家都是看着我向南长大的,叔伯婶娘们何必如此生疏,倒是叫我有些个为难了。”
  向南下了马车亲自将里正扶起来,转头一瞧周六爷居然也在,顿时无奈摇头,自是又将老爷子也给扶了起来,“您老人家咋也来凑这热闹啊,赶紧起来,我这说是做了官,可还不是换个地方继续干活讨生活么?”
  周六爷绷着的脸这才松了,嘿嘿笑着露出一口豁牙,“我就说你小子肯定不会喜欢这排场的,好好的做官偏被你说成讨生活的活儿,要是别的书生听见了还不得背后骂你得了便宜卖乖么!”
  向南也不在乎,拉着周六爷穿过村民往村里走,“您不也说了么,要骂也就是背后骂,反正我是听不到的。”
  虽然向南祖上不是杏花村的人,可这回回来向南还是顺着里正的意思祭拜了村里祠堂里周家祖先。
  不管现在周姓后人如何,当年他们这些人的祖先确实是人家的祖先收留才得以留在这片土地生活的。
  而向南祭拜祠堂之后,向家的祖先牌位也得以进入村祠堂里,受村里后人每年节日祭拜。
  向南没办法感受到那种祖先死后牌位进入祠堂受众人香火有多大意义,可向刘氏却是激动得落了泪,在村里停留了一日,连忙去附近的阴阳婆子那里为夫君请了另一个牌位放进祠堂里,另外长年累月留下那方牌位自然是要放在自己家里,让亡夫能继续跟家里跟大家聚在一处。
  古人相信,只要有了牌位,死者灵魂就能以这个为媒介来往不同牌位之中,这就跟神佛在各地的神像一个道理。
  回村的第三日自然又是一番大肆宴请,向刘氏的姐姐姐夫一家也早早的就过来帮忙了,这回自是欢声笑语,村民们对向家那也都是提起来就竖起大拇指各种夸赞。
  要不是向南拦着,怕是里正都要在村口给向南立石碑了。
  “还是等我以后真当了大官再立吧。”
  向南开玩笑一说,里正却是认真的点头应了。
  王刘氏最近接着向南的东风也给家里两个丫头都找到了不错的亲事,“我也就是瞧着那两家后生秉性好,倒也不是想着能有啥大出息。”
  定的两家都是普通的富农,王刘氏为人还是很拧得清的,上门提亲的人里也不是没有啥财主少爷,可那些都是抱着要攀侄儿这门亲戚才找上门来的,侄儿这才刚熬出头,可不能太多人扯后腿,若不然王刘氏都要恨死自个儿了。
  这几年谁家家里境况越来越好了,可王刘氏并没有频繁的跟自己妹妹一家多走动,只逢年过节的有个来往便也就是了,就是怕她男人那边那些个亲戚跟着她就往向家这边攀扯。
  向刘氏也知道自己姐姐的心意,在向南跟阿茶面前不止念叨过一次,说是不能因为来往不多差距越拉越大就跟这唯一的姨姨生疏了。
  忙忙碌碌三四天,向南又陪着赵悦带着两个孩子回山上给岳父上了香,忙完这些这才准备回县城,这次前往北肃郡赴任肯定是要带赵悦跟两个孩子一起走的。
  向刘氏舍不得故乡,向南也想着那边条件没老家好,决定让向刘氏先留在老家,等他在那边稳定下来之后再看情况是否要把她接过去。
  这边有阿茶跟狗二照看着向南也不至于放心不下向刘氏。
  至于笑笑太小不适合长途奔波?赵悦肯定是要跟着去的,现在笑笑等同于是跟她娘亲绑在一起的,一个人动了另一个人肯定是要跟着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