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电影各有不同,有不少的低成本电影甚至只有几万乃至几十万的预算,照旧得到了近千倍的高回报,不过那是很稀有的,有很多时候甚至是迫于无奈,而且顾云开也不认为史密斯处于这样的极端情况。
  钱并不一定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的确是万万不能的。
  像是史密斯这种刚出道就拍了部火爆商业片的导演,即便在成功里也是少见无比的奇葩,所以他应该从来都没有为钱担心过。至于制片方自然也不操心,他们乐得每年花几千万让史密斯高兴一把,第二年只要史密斯再执导一部新的商业大片,这几千万就是毛毛雨,全都能翻倍赚回来。
  所以这次预算这么低,很可能是因为演员少,场景也不多,这方面开支节省下来给到了其他地方。
  明星的片酬是会随着名气提升跟降低的,演技乃至奖项有时候甚至都比不过名气两个字,只要拉得动票房,制片方就敢给你出高价。而顾云开近来出演的电影都很被看好,加西亚已经成功,最近刚出演的《灯如昼》因为望恩恋的宣传也显得异常受欢迎,连带着角色还没上映就已经得到一大批粉丝期待,《特工联盟》的死神也是书粉们都会会心一笑的彩蛋人物。
  史密斯的高片酬绝对不是出于什么感情上的愧疚跟期盼,最有可能的是怕顾云开临时反悔,加上对于顾云开实力的认可。
  毕竟史密斯有钱任性,他不在乎花多少钱,毕竟跟他打交道的演员绝大多数都在一线跟超一线乃至巨星这个价位上了,一千万片酬以下的演员对他来讲眼睛都不必眨,因此只在意能不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人选。
  而顾见月则是不能理解为什么顾云开会同意接下这么一部电影,虽然高昂的片酬多多少少缓解了些她的不满——毕竟商业片跟文艺片的片酬差距相当大,史密斯给得价位已经高得不能昧着良心说普通了。
  但是按照工作室为顾云开规划的计划来看,现在顾云开接商业片还不够多,也没稳定住票房的号召力,她担心史密斯会砸掉顾云开养了这么久的口碑。
  市场是很残忍的存在,它可不会管你愿不愿意,又或者是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
  你拍了电影,而电影没赚到钱,所以你不行。
  这就是娱乐圈的规则。
  一直以来顾云开都在努力走演技路线,毕竟踩在《风月别离》的成功基石往前走,这让他跟不少花瓶演员就有了很大的区别。可是商业片并不只是单纯的看演技,还看号召力——夏普就是其中翘楚。顾云开拒绝参加综艺之类的积累人气,就只能靠作品说话,只要作品足够有质量,或者说赚的钱多,那他就会有很多机会。
  这会儿倒是赚了五百万,电影上映之后搞不好要倒赔几千万呢。
  但,要是能借此跟史密斯搭上关系,也算是值得,可是既然史密斯愿意开出几百万的片酬,很可能就是没有那个意思……
  不过这件事也许并不算是什么坏事,顾云开一直以来在镜头前演的角色都是风度翩翩、温文儒雅的,甚至连封三郎也有点卖脸跟身手的事。演技高低这种东西观众看不出来那么细致,就算是得奖的影帝影后照旧有人拿过被群嘲的金莓奖,所以在大众包括圈子的定位上,顾云开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花瓶。
  《永恒的孤独》下映后还有影评人评价电影里每个角色的演技,谈到顾云开的时候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全是喷他演技差到爆,全程就是花瓶,完全被夏普带着走,而结尾是:不过既然顾云开都长成这样了,那演技也就显得不怎么重要了。
  粉丝怒喷的也有,欣然接受这对颜值认可的言论也有。
  当然,事实上顾云开也是个很有演技的花瓶,粉丝会称之为演技派,介绍的时候也常认为顾云开是个实力派演员,然而纵观他的角色历程,绝大多数逃不出帅、酷两种形容,甚至扭曲病态的邵医生也是优雅从容,对于专业的影评人跟更高一些的奖项评审而言,这就是个花瓶。
  而从好的方面来想——
  演员其实有很多种不同的划分,其中最害怕的就是定型,比如有些演员你看到他就会想到某个特定的角色,比如说孙悟空、老友记里的六位主角、钢铁侠、林黛玉、憨豆先生、还有某位因为饰演家暴男而常年出现在新闻婚姻相关头条的冯老师、莱娅公主……
  以上的有个别当然也有其他出彩的作品,不过绝大多数人想起相关演员的时候,绝大多数都会想到同一个角色。
  演员一人千面才是最高的赞誉,不管是演员成就角色,还是角色成就了演员,定型总归不是什么好事,更别提顾云开还没有出演过什么相当经典的作品——在《永恒的孤独》里最出彩的毕竟是丘奇而不是加西亚。
  史密斯这次的剧本还可以,加上男主的戏份很吃重,也许是次尝试转型的好机会,说不准电影没成功但是角色成功了呢?
  即便转型失败,大众也会开始对顾云开的演技有个相对应的印象。
  顾见月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如果《灯如昼》不打算再拍续集,而史密斯的文艺片又彻底扑街,那就只能暂时吃《特工联盟》的老本避避风头。不过文艺片扑街不像是商业片扑街那么的性质严重,更别提顾云开身后还有那几部垫底,最多就是史密斯的文艺片上映那段时间口碑坏点,不会严重影响到事业
  “就当磨炼演技,别担心了。”顾云开微微笑着,倒是没像顾见月那么忧心忡忡的。通常情况下,一个演员要接剧本首先是要先经过经纪人这一关的,毕竟明星没那么多时间,他们要演戏,在不同的剧组团团转,多得时候一年拍摄十几部作品的也不是没有,努力的吃青春饭,而且随着圈子人物的泛滥,其实并没有外人想的那么高大上。
  绝大多数明星很可能文化程度都不算高,对自己的职业毫无规划,而像商业上的许多问题也不太清楚,甚至素质方面也称不上优秀,如同顾云开这种可以自己独立处理合同的属于少数——大多数明星都选择雇佣律师顾问等等。经纪人也就由此滋生,他们专门负责为明星们处理烂摊子跟规划未来的发展前途。
  不过这也导致发生了不少演员被经纪人坑的事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