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杏 第72节(2 / 4)
因为许杏拿走得并不多,杨镖头父子这几年赚得不少,家里早就缓过来了,手上还颇有些积蓄,虽然杨镖头和长子要镖局和货栈、杨恩泰要红糖作坊,一下子要出几百两,父子俩也并不讨价还价,连声应了,约好了三日后来给银子、写契书。
薛大姑娘这儿就有点为难了。他爹伤好之后跟她一起种药材和菌子云耳这些山珍,家里确实颇有起色,可是毕竟家底太薄了,现在也不过是债务还清另外能够满足温饱而已,买下一个庄子的银子对她来说还是天文数字,可是这样的好机会如果不抓住,他们就只能一辈子给人当佃户,毕竟之后的买家可不会像许杏这样给她机会了。
“夫人,民女能不能……能不能买一部分庄子?”薛大姑娘咬紧牙关,鼓起勇气跟许杏商量。
许杏有些意外,但是并不厌烦:“我明白了,你是银子不凑手吧。那个庄子……”
那个庄子并不像一般富贵人家在乡下置办的庄子那样集中,因为地势的关系,庄子里的佃户和田地就颇有些松散,更像是个小村子,准确的说,就是全村都给许杏打工的感觉。许杏想了想,道:“我本来也没打算卖庄子赚一笔,你既然这么说了,这样吧,你回去跟庄子上的人家都说一声,就说我同意分开卖,谁愿意买哪一块儿谁就买,但是最后一起来过地契。反正我这里是所有地都卖掉,你们回去怎么分我就不管了。”
薛大姑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样的好事,她做梦都不敢想!一个庄子她买不起,可是三五亩药田,她把地里现在种的药材挖出来卖一些,连手里的零钱,再借上些,总是能买得起的,不光她如此,她都能想得到,等会儿她家去,带回这样的消息,庄子里恐怕得跟过年一样。
许杏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就笑笑道:“你回去商量吧,只是要快,大人八月底以前要赴任,我们八月初就要动身,等不得多久了。”
薛大姑娘跪地磕了个头,这才行色匆匆的离开。
果然,几天后,庄子上就来了几个人,大家伙凑钱买下了庄子。
许杏把产业收拢一遍,就开始处理家里的东西。其实也没什么要处理的,当初来的时候买的大件家具她也不打算卖了,后来的人可能还能用,只是能带走的小物件打包归置了,尤其是欣姐儿的衣裳用具玩具之类的,至于旧衣裳家什之类的,干脆都打包送到了城外的善堂和破庙。
现在府里的下人她打算全部带走。经过这几年的观察,她和同喜同贵的看法差不多,这些人里也没什么偷奸耍滑的,已经熟悉了,也不妨继续用下去。这么多人,还有一些东西,家里的两架马车肯定不够坐,许杏就叫袁管事去府城的镖局找好了护送的人手和车马,一起送到临川。
小小的欣姐儿还不满两周岁,并不晓得搬家远行的含义,反正娘在哪她就在哪,看着下人们出出进进的搬东西还觉得十分有趣,坐了马车也不嫌颠簸,兴奋的到处看,看见没见过的东西边瞪圆了双眼直喊“要看!要看!”,给枯燥的旅途添了几分趣味。
路途遥远,又有许多地方是山路,尽管他们尽可能的走山路,住官驿,也走了二十多天才到,连中秋节都是在驿站里度过的。好在欣姐儿还小,吃的都还是口味清淡的辅食,原本就吃不了几口月饼,倒也不知道这个重要的节日过得有几分潦草。
这天从驿站出发的时候刚下过雨,路上有几分泥泞,他们的几辆马车走得并不快。因此走到临川地界的时候,许杏和欣姐儿都看到了临川的界碑。欣姐儿一路上见了不少这样的石碑,也不是很兴奋,而许杏则是十分欣慰:总算是快到了。
路过一片村落的时候,一阵震天的哭声传来,许杏和长青都皱了眉。听得出来,这里头除了有女人的哭诉,还有孩子的哭声,而且是十分幼小的孩子。自从做了父母,他们就都有些听不得这样的声音了,只觉得心里揪得慌。
长青就掀了车窗的帘子,叫新平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做了大管事的同文一直骑马跟在车队里,早就瞧见了几分,见新平说长青问话,自己亲自去回:“大人,是有一家子人家要卖人,被卖的好像是母子三个,要卖往三处,他们不愿分离,因此在哭。”
许杏听着就问道:“怎么会连子嗣都卖了?”时人重男嗣,卖女儿甚至卖妻子的人家都有,一般却是很少卖儿子,这就有些奇怪了。
这时候新平也回来了。少年的脸上带着不忍之色,道:“夫人,这家人的男人死了。他的兄弟们要谋他的家产,故此合伙卖了寡嫂和侄子侄女,又说是此地的规矩,卖人就要完全分开卖,不能卖到一处。那女子因为子女年幼,不忍分离,抵死不肯,两个孩子一个看着有两三岁,一个好像刚生下来似的,自然离不开娘,因此就哭闹着。”他虽然为人奴仆,却没和父母姐妹分开,看到那两个孩子,他只觉得可怜之极。
已经做了母亲的许杏完全无法想象如果有人把自己的欣姐儿抢走,她会怎么样,顿时就道:“人在哪呢?新平去问问,三个人一共卖多少银子,我买!”
长青很理解许杏的心情,便把欣姐儿放在许杏怀里靠着,又拉住她的手,安抚道:“他们分开卖,不过是为了不让这母子有机会回来抢夺家产,若是他们知道这母子不可能再回去了,应当也不会纠缠。”
“若他们狮子大开口……”许杏并不乐观,这种谋害寡嫂幼侄、吃绝户的事儿都做得出来,想必不是什么善茬。
“他们若是敢,我也不妨以势压人。”长青神色发冷,“这种毫无孝悌、利欲熏心之人,也算不得什么良民百姓,我倒要看看他们能如何!”
新平回来了,不出意外的被拒绝了:“小人擅自做主,与他们说价钱可以商议,他们却还是不肯,直说此地风俗如此,只要族长同意了,谁来都没用!”
“此地……风俗?”别说许杏了,长青都拧了眉毛,“看来不是只有这一家啊。族长……好得很!”
第136章 临川盗匪
如果是平常,许杏一定不会这么鲁莽的买人,可是现在,她下意识的就这么做了,不过是出于同为母亲的心情,却没想到遭到了拒绝。
“本官怀疑他们撒谎,全是拐子,新安新平,把一干人等全都带上,去府衙!”长青对人不错,却不是没有脾气的老好人,见那家人贪婪无情,也懒得跟他们浪费功夫,直接动手。他就是用权势压人了,那又如何?
张顺看了看,主动道:“小人跟着新安他们过去吧。”他见过的悲惨之事也不少,不过对于这种恃强凌弱、迫使寡嫂母子分离的恶行十分看不上,觉得这些人太贪、心太黑手太脏了。
长青点头答应:“如此就有劳了。”他确定要到临川上任的时候,张氏兄弟曾经离开过一日,再回来就说愿意继续跟随在自己左右,他自然十分欢迎。想到这兄弟二人最可能的来历,他便对他们越发客气,名为随从,实则客卿。 ↑返回顶部↑
薛大姑娘这儿就有点为难了。他爹伤好之后跟她一起种药材和菌子云耳这些山珍,家里确实颇有起色,可是毕竟家底太薄了,现在也不过是债务还清另外能够满足温饱而已,买下一个庄子的银子对她来说还是天文数字,可是这样的好机会如果不抓住,他们就只能一辈子给人当佃户,毕竟之后的买家可不会像许杏这样给她机会了。
“夫人,民女能不能……能不能买一部分庄子?”薛大姑娘咬紧牙关,鼓起勇气跟许杏商量。
许杏有些意外,但是并不厌烦:“我明白了,你是银子不凑手吧。那个庄子……”
那个庄子并不像一般富贵人家在乡下置办的庄子那样集中,因为地势的关系,庄子里的佃户和田地就颇有些松散,更像是个小村子,准确的说,就是全村都给许杏打工的感觉。许杏想了想,道:“我本来也没打算卖庄子赚一笔,你既然这么说了,这样吧,你回去跟庄子上的人家都说一声,就说我同意分开卖,谁愿意买哪一块儿谁就买,但是最后一起来过地契。反正我这里是所有地都卖掉,你们回去怎么分我就不管了。”
薛大姑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样的好事,她做梦都不敢想!一个庄子她买不起,可是三五亩药田,她把地里现在种的药材挖出来卖一些,连手里的零钱,再借上些,总是能买得起的,不光她如此,她都能想得到,等会儿她家去,带回这样的消息,庄子里恐怕得跟过年一样。
许杏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就笑笑道:“你回去商量吧,只是要快,大人八月底以前要赴任,我们八月初就要动身,等不得多久了。”
薛大姑娘跪地磕了个头,这才行色匆匆的离开。
果然,几天后,庄子上就来了几个人,大家伙凑钱买下了庄子。
许杏把产业收拢一遍,就开始处理家里的东西。其实也没什么要处理的,当初来的时候买的大件家具她也不打算卖了,后来的人可能还能用,只是能带走的小物件打包归置了,尤其是欣姐儿的衣裳用具玩具之类的,至于旧衣裳家什之类的,干脆都打包送到了城外的善堂和破庙。
现在府里的下人她打算全部带走。经过这几年的观察,她和同喜同贵的看法差不多,这些人里也没什么偷奸耍滑的,已经熟悉了,也不妨继续用下去。这么多人,还有一些东西,家里的两架马车肯定不够坐,许杏就叫袁管事去府城的镖局找好了护送的人手和车马,一起送到临川。
小小的欣姐儿还不满两周岁,并不晓得搬家远行的含义,反正娘在哪她就在哪,看着下人们出出进进的搬东西还觉得十分有趣,坐了马车也不嫌颠簸,兴奋的到处看,看见没见过的东西边瞪圆了双眼直喊“要看!要看!”,给枯燥的旅途添了几分趣味。
路途遥远,又有许多地方是山路,尽管他们尽可能的走山路,住官驿,也走了二十多天才到,连中秋节都是在驿站里度过的。好在欣姐儿还小,吃的都还是口味清淡的辅食,原本就吃不了几口月饼,倒也不知道这个重要的节日过得有几分潦草。
这天从驿站出发的时候刚下过雨,路上有几分泥泞,他们的几辆马车走得并不快。因此走到临川地界的时候,许杏和欣姐儿都看到了临川的界碑。欣姐儿一路上见了不少这样的石碑,也不是很兴奋,而许杏则是十分欣慰:总算是快到了。
路过一片村落的时候,一阵震天的哭声传来,许杏和长青都皱了眉。听得出来,这里头除了有女人的哭诉,还有孩子的哭声,而且是十分幼小的孩子。自从做了父母,他们就都有些听不得这样的声音了,只觉得心里揪得慌。
长青就掀了车窗的帘子,叫新平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做了大管事的同文一直骑马跟在车队里,早就瞧见了几分,见新平说长青问话,自己亲自去回:“大人,是有一家子人家要卖人,被卖的好像是母子三个,要卖往三处,他们不愿分离,因此在哭。”
许杏听着就问道:“怎么会连子嗣都卖了?”时人重男嗣,卖女儿甚至卖妻子的人家都有,一般却是很少卖儿子,这就有些奇怪了。
这时候新平也回来了。少年的脸上带着不忍之色,道:“夫人,这家人的男人死了。他的兄弟们要谋他的家产,故此合伙卖了寡嫂和侄子侄女,又说是此地的规矩,卖人就要完全分开卖,不能卖到一处。那女子因为子女年幼,不忍分离,抵死不肯,两个孩子一个看着有两三岁,一个好像刚生下来似的,自然离不开娘,因此就哭闹着。”他虽然为人奴仆,却没和父母姐妹分开,看到那两个孩子,他只觉得可怜之极。
已经做了母亲的许杏完全无法想象如果有人把自己的欣姐儿抢走,她会怎么样,顿时就道:“人在哪呢?新平去问问,三个人一共卖多少银子,我买!”
长青很理解许杏的心情,便把欣姐儿放在许杏怀里靠着,又拉住她的手,安抚道:“他们分开卖,不过是为了不让这母子有机会回来抢夺家产,若是他们知道这母子不可能再回去了,应当也不会纠缠。”
“若他们狮子大开口……”许杏并不乐观,这种谋害寡嫂幼侄、吃绝户的事儿都做得出来,想必不是什么善茬。
“他们若是敢,我也不妨以势压人。”长青神色发冷,“这种毫无孝悌、利欲熏心之人,也算不得什么良民百姓,我倒要看看他们能如何!”
新平回来了,不出意外的被拒绝了:“小人擅自做主,与他们说价钱可以商议,他们却还是不肯,直说此地风俗如此,只要族长同意了,谁来都没用!”
“此地……风俗?”别说许杏了,长青都拧了眉毛,“看来不是只有这一家啊。族长……好得很!”
第136章 临川盗匪
如果是平常,许杏一定不会这么鲁莽的买人,可是现在,她下意识的就这么做了,不过是出于同为母亲的心情,却没想到遭到了拒绝。
“本官怀疑他们撒谎,全是拐子,新安新平,把一干人等全都带上,去府衙!”长青对人不错,却不是没有脾气的老好人,见那家人贪婪无情,也懒得跟他们浪费功夫,直接动手。他就是用权势压人了,那又如何?
张顺看了看,主动道:“小人跟着新安他们过去吧。”他见过的悲惨之事也不少,不过对于这种恃强凌弱、迫使寡嫂母子分离的恶行十分看不上,觉得这些人太贪、心太黑手太脏了。
长青点头答应:“如此就有劳了。”他确定要到临川上任的时候,张氏兄弟曾经离开过一日,再回来就说愿意继续跟随在自己左右,他自然十分欢迎。想到这兄弟二人最可能的来历,他便对他们越发客气,名为随从,实则客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