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瞻元哪会不知晓?
  所以,道衍和尚虽然是他的师傅,奈何……
  朱瞻元不是一个乐于信任别人的。哪怕是他自己培养的八个小书童,朱瞻元给予的,也不过是有限的信任。
  信任别人的操守,呵呵,对于帝王而言,那不压于把性命搁于别人手中。
  对于帝王而言,还是信任制度的好。
  毕竟,人心易变。
  而制度啊,那是相互制约的。
  忠臣,不过是背叛的筹码不够。
  以上这一句话,是朱瞻元前一世里,从他娘那里得来的至理名言。
  至少,这一句名言,朱瞻元前一世,在他二叔身上用过好些回,回回都成功了。打那以后,朱瞻元对于心腹这个词,就换了一种理解。
  心腹?
  还不如说是心腹之患也。
  “你是燕王府的世孙,可以有大志向。”道衍和尚不轻不重的说了这么一句话道。
  “君子立长志,小人长立志。我当以君子为目标,待寻得长久志向后,方才谈论。如今,不过努力读书,希望能搏长辈们的欢笑,就满足了。”
  朱瞻元在道衍和尚的面前,滴水不露。
  但是,又实则是什么都漏了。
  因为,有时候,有些东西,不用讲得太明白。
  聪明人,都有默契的。
  朱瞻元想用聪明人的态度,对待了他的这位师傅。
  道衍和尚哈哈笑了。
  “世孙的态度,贫僧明白了。”
  道衍和尚这般回道。
  “在师傅面前,我尚多有不足,望师傅一直多多指正。”朱瞻元的态度很谦恭。
  对于教导自己学问的人,朱瞻元一直以为,他应该保持足够的尊敬。毕竟,这对别人的尊敬,同时,亦是对他自己的尊敬。
  “王爷既然让世孙在贫僧之处学习,贫僧必然竭尽所能。”道衍和尚没有推脱之意。
  “世孙,今日所讲的隋朝炀帝一说,您有何等的解读?”道衍和尚随口问了一句,然后,状似无意的笑道:“若世孙一事回答不上来,不妨慢慢想一想。再通透后,再回答回妨。”
  “诺。”
  朱瞻元平音的回了一声。
  然后,他是的思量了。
  “南灭陈国有奇功,北定胡疆混一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