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里的天,假托上天之意。实际上,是指着民心。
  民心,即是天意。
  “道衍师傅,你为何先入道门,再入佛教?是想集佛道两学于一身,汇得大成?”朱瞻元望了一个一直以来,他蛮是好奇的问题。
  “佛道本一家,修行修心,于贫僧而言,都不过是修一场道行,修一场佛心。”道衍和尚伸手,指了指自己,笑说道:“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我若修成,自得大自在了。”
  “如今,且是修行之中。”
  道衍和尚笑得洒脱。
  朱瞻元心中却是在想,这些所谓的修行人,若论起来,就像他娘讲的,一个字,装。
  若真是明心见性,若真是无所求?
  岂会匡扶龙廷。
  只能证明,想求的野心更大罢了。
  不过,朱瞻元转念一想,人生在世,岂能无所求?
  他有想求了东西,别人自然亦是如此。若无私心,岂是人乎?
  那至少不是凡人,是圣人。
  “道衍师傅,妙人也。”
  朱瞻元抚撑称赞。
  道衍和尚笑了。这一回,他是真笑了。
  朱瞻元年纪尚小,可他的行为举止,真不像是了小孩童啊。当然,燕王府的世孙,燕王的未来继续人,也确实需要了这等的资质。
  这般的话,世子的位置会更稳。
  便是将来,燕王真得大位,这也是一件好事。
  东宫稳,百臣安。
  宣惠二年,十月。
  燕王府接到了宣惠的训斥旨意。
  原由嘛,就是因为张氏一族的案子,那一连串儿被牵连的人太多了。以致于京城的宣惠帝,发燕王不满了。
  毕竟,燕王借着机会,扫落水的人太多了。
  这些人自然是有光明正大的理由,被打下马了。但是,这中间的真正不可说的罪名是什么?
  不是官场上的事情,而是立场上的事情。
  当官,这要站队的。
  这些落马的官员啊,全是站在了燕王的对立面。又或者,官位要紧的地方,偏偏又不投靠了燕王。
  总之,燕王玩得挺愉快,他扫清了燕地的老巢。
  宣惠帝这时候想削藩,这自然要骂一骂燕王。宣惠帝这是在试探了这位皇叔。原由更简单了,谁让燕王这时候,是宏武帝活着的儿子中的实际长子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