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简直是诬蔑嘛。在宣惠帝眼中, 宁王这位王叔啊,若是在帝王的跟前,宣惠帝恨不能生吞活剥了这位王叔。
  天下似乎将要纷纷乱也。
  当然, 这只是开头。
  燕地。
  燕王府。
  书房内。
  燕王与心腹, 还有三个儿子皆是列席,讨了这一场关于燕地命运的会议。
  “圣上与宁王之战,一触即发。这事情定要分个胜负的。王爷召开此次的议会, 是想探讨了咱们的立场。”
  开场白燕王只是讲一讲,然后,当了燕王喉舌发言的是左军师张源。
  在场的人,皆是燕地的高层。这时候,人人听着张源的开场白。
  “军师之言,皆是本王的意思。众位,且不妨坦言一下各自的看法。”燕王做决定之前,自然是要给下面的人发表一下意见的。
  集众人之意,由燕王拍板后,事情才算是定了性子。
  这时候,道衍和尚接了话头,说道:“王爷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这等关键时候,燕王府的态度在这一场即将来临的大战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是,咱们的作用究竟用于哪一方面?这是有待商量的……”
  道衍和尚说道这儿后,望了一眼燕王,见燕王沉默不语,只是静静聆听的样子,道衍和尚继续说道:“以贫僧之见,当今天子的夹袋之中,无甚领兵大才之能。宁王……”
  “宁王未必是真龙……”
  “燕王府的立场,不妨以待静变。”道衍和尚说了这话后,给出了他的态度。他是不支持了宁王,也不支持了宣惠帝,这是两方皆不支持了。
  有道衍和尚的开头,下面接着的领兵将领,以及幕府之中的高层,也是一一有了意见。
  大意嘛,不外乎三类。
  一类是支持道衍和尚的意思,以观静变。
  二类就是支持了宁王。
  三类就是支持了宣惠帝。
  当然,这三类人的目的,更是简单了。都是想燕王府不要急着出手,只待最后关键时刻出手,揽了最大的功劳。
  对于这些属下们的话,燕王听后,望着三个儿子,说道:“高熙、高晸、高孜,你等三兄弟的意见为何,且说来听听。”
  燕王对于儿子寻问了。
  仨兄弟自然是相视望了一眼。
  朱高熙是老大,自然当先回话,道:“儿子支持道衍大师的意见。”
  朱高熙表明了立场,朱高晸望了一眼大哥,然后,躬身回话,意思跟老大一样。至于朱高孜,自然也是这么一个答案。
  燕王听完三个儿子的话,目光又转了转,望见了现场里唯一的豆丁,一个本来凑数儿的人物。那便是他的嫡长孙朱瞻元。
  朱瞻元能来参加了会议,这是道衍和尚的推荐。
  燕王对于嫡长孙的关注也高,得了道衍和尚的多多称赞后,对于嫡长孙是重视的。所以,这一个旁听的资格,就是给了嫡长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