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瞻元……”
  永和帝的目光,望向了嫡长孙。
  这个在南书房中,文武师傅都是夸赞的皇长孙。
  这个孙子,永和帝是非常满意的。因为,皇长孙是真正有兄长的风范。南书房里,所有的皇孙都是服气这么一个长兄的。
  当然,更主要的还是永和帝的位置来得有点不正当。
  所以,他不想给子孙立了不好的榜样。那么,永和帝自然就会希望了,他的子孙们有一个万世不移的合理继承制。
  儒家提倡是了“嫡长子”继承制。
  在儿子里,永和帝自然不满意了长子的。可在第三代的皇孙里,对于嫡长孙朱瞻元,永和帝最是满意了。
  这也是为什么?
  永和帝一直在给长子机会的原由。
  永和帝没立了太子,何尝不是在考虑了长子呢。
  有时候,皇家的太子之位,不应该来得太容易了。太容易被人得到的东西,不会有珍惜的。只有来之不易的,才会让人捧了心里,一直小心的珍藏。
  “瞻元,您是一个好孩子。”
  永和帝说了这话后。就是吩咐了身边的贴身太监,自然是把皇长孙带来的食物,一一由他与儿子们分食之。
  永和帝虽然没胃口,可他瞧三个陪他挨饿的儿子们,倒底心软了。
  这都是亲生的儿子,永和帝这个皇父是在意的。所以,他强迫着自己慢慢的用了食物。哪怕没胃口,就是慢慢的一点一点强塞进了胃里。
  许久后,见着一个儿子都用完饭了,永和帝才是收了筷子。
  “撤吧。”
  永和帝摆摆手,吩咐了话。
  尔后,这用罢的一切膳后器物,自然是让人撤走了。
  永和帝落了坐,坐在了徐皇后榻前的椅子上。他让三个儿子,以及长孙坐了近处的位置上。永和帝说道:“若你们的母后醒着,就太好了。”
  这话一出,气氛是凝固。
  永和帝仿佛没有查觉出来异常一般,继续说道:“你们母后是一个好贤妇,这些年来……”说到这儿时,永和帝是一声的叹息。
  接着,又是沉默。
  皇子们低着头。
  唯有朱瞻元是抬头,听了永和帝的话。所以,朱瞻元看见他的皇祖父在一声叹息,是默默的流泪了。
  永和帝没有哭,他只是默然落泪。
  良久后,永和帝接了帕子。这帕子是起身,走到了帝王近前的皇长孙朱瞻元递上去的。也因为惊讶,三位皇子抬头时,瞧见了父皇永和帝脸上的泪痕。
  这一晚。
  朱瞻元吩咐了元熙殿的小宫人,回去给福娘报了消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