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是身份一下子不同,她不愿意再平淡下去,慢慢的竟然也挣了这么庞大的一份产业,改变了千千万万的人。
  敏宁很享受这种改变,就好像自己的手拨开这个蒙昧的世界,为这个世界带来了文明和希望一样。
  既然不能够回去,那为何不将这个世界改变成她所希望的那样。
  一个开放、富裕、和谐的社会。
  第74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74)
  “夫人请。”几乎是刚一下船, 岸上就有人来迎接敏宁。
  “原来是你,你被调到扬州来了?张绍阳肯放你回来?”眼前这人敏宁也认识, 原先是《京城日报》骨干编辑冯翔,前些年张绍阳带着冯翔访问过庄子, 刚好碰到敏宁视察, 张绍阳便带着他来敏宁行礼。
  也是那时冯翔才知道眼前这位贵妇是《京城日报》背后的主人。
  “是的,夫人。年轻时候不懂事,做了一些荒唐的事, 后来老家人找上了京, 我就随同回乡了。”冯翔不像前几年那样还有书生的天真, 跑了几年新闻什么没有见识过, 他早就成熟了许多, 父母也已经年迈, 就他这么一个独苗, 他不奉养谁来奉养?
  所以当初老家人来找他,他就顺势回来了。
  回来后, 因为耽误了当初定亲的女子的婚龄,还被暴打了一顿, 好在事情完美解决,如今也成了亲,儿子已经快两岁了。
  “张兄让我回来, 还支持我办报, 分享给我《京城日报》的信息, 我这报馆才能在扬州立足。”
  其实他老家是金陵那块的, 只是金陵那边水可深得很,原本一个个不屑报效蛮人朝廷的文人隐士全都跑出来了。报馆林立,若不是后来纸张工艺改进,出现了大量便宜的纸,大概一时间又会呈现出千年前的洛阳纸贵。
  可以说整个大清报馆最多的在江南,整个江南报馆最多的在南京,那一张张报纸后面都是盐商大财力支持,没有关系没有银子根本办不了报纸。
  即使办了报纸,也没有几个文人肯投稿,全都奔向那几个高人隐士办的报纸去了。
  他无法,只能托了张绍阳的关系跑了林大人的路子来了扬州,扬州巡盐御史是林大人的族兄,有没关系照看着,他才能立足。
  敏宁点了点头,“既然有了自己的事业,那就好好干。”
  冯翔笑道,“园子已经准备好了,夫人是先回去休息,还是在接见咱们在扬州的人?”
  “园子?扬州也有园子?”敏宁只知道自己在苏州有园子,但没有想到在扬州也有。
  “不过是个小园子,远远比不上苏州那一座。”
  敏宁看了一眼岸上,三月里岸边的柳树已经开始冒出嫩芽,距离他们百步远,还有十来个人在等候着。
  她看了一眼说,“那就带路吧,让其他人也别等着了,这个天瞧这冷风吹的,明天再统一见见。”
  冯翔忙说的是,朝身后摆了摆手,身后十来个人立即朝敏宁拱了拱手,很快散去。
  金陵那边的动静早就传到扬州这边来,扬州的人自然知道这位夫人喜欢干实事,不喜欢一些面子上的工程。
  敏宁合作的对象以及手下的人繁多,有些人会叫她主子,这些一般都是四爷的门人。有些人叫她夫人,这些都是对她了解不算深或从或从孤儿院出来的孩子。
  这些人只知道她是一位大户人家的女眷,并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也不去探究,反正这么多产业,都是大家奋斗的结果,许多人都拥有分红绑在了这艘大船上。
  叫她夫人,只是更为亲切些。
  还有一些人叫她侧福晋,这些一般是知道她身份和她有合作关系的,比如叶太医。
  无论叫哪一个,敏宁适应的良好,当然她最喜欢的还是一些人当她的面喊她东家。
  这种称呼给她一种她并不是别人的附属品,而是一个独立人,掌握着大量产业的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