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次就没有带上两个格格了,怕路途奔波,连元宝都送去宫里,让德妃养一段时间。
  端午节后,圣驾启程,刚走出京不远,敏宁突然发现车队停了下来。
  她这是自家产的马车,下方安装了弹簧,一点也不颠簸。
  车停下后,还是四爷过来她才知道。
  “爷,外面发生了何事?”她说着从旁边的小炉里给四爷倒了一杯茶。
  四爷不愿意喝热的,将杯子放到一旁,敏宁从旁边的一个小桶里舀了一块冰放入茶碗里,又兑上一些蜂蜜和橙子皮。
  等冰化了四爷才入口,温温的水喝进肚子里,酸甜津口,让他心里的热气也消散。
  “还不是京城那边,来了一个叫做多罗的传教士,干涉教堂内的大清教民不准尊孔祭祖,还把民间的一些习俗视为异端,简直是不知所谓!”
  敏宁心里咯噔一下,前段时间才想过传教士是事,没想到这么快就发生了。
  难道前明时发生的事,那些传教士都没有吸取到教训吗?
  利玛窦死后,那群激进的传教士,就因为反对中国的习俗,干涉明朝的朝政,遭到明朝的大势驱赶,莫非这次又要来一次?
  这里可不是西方,神权立于君权之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这里搞这一套简直是找死!
  那些成功的传教士和满族贵族都达成了一致,想要传教可以,只有遵循利玛窦规矩,万万不能碰触整个中原的文化。
  当年为了不剃发宁愿赴死的百姓不是没有。
  “爷,万岁爷怎么说?”
  敏宁倒不担心那些传教士,她担心的是自己的产业,很多都是采用西方的知识,可不希望一切被皇帝推之门外。
  不用想,敏宁就知道这一次胜利的肯定是儒家。
  满族原本就是异族,想要名正言顺的掌控统治权,就得遵从儒家,说天下他是名正言顺。
  前朝时传教士一些行为早就令儒家不爽,这回简直是将自己的把柄往对方手里递。
  那些儒家不乘机落井下石才怪呢!
  “汗阿玛已经传了谕意给多罗,让其先将定例晓谕弄明白,以便后人遵守法度,不致违反。以后,西洋来人不再回去者方准到内地居住,如果今年来明年去,此种人不许居住。”
  敏宁了然,那简直就是告知对方,先将规矩搞清楚了,若是再乱来,慢走不送!
  虽然欢迎西洋人,甚至欢迎对方来朝廷做官,但是却不惯着他。
  不像后世那段屈辱之后,弄的国民崇洋媚外,这个时候洋人对于中原人来说,还只是是蛮夷。
  即使皇帝允许传教士做官,但传教士的权利和影响力也都限制在京畿。
  敏宁有些庆幸,幸好皇帝先堵住了文人的嘴,也给那些传教士上了一道紧箍咒,凡事不遵守利氏规矩的,从哪来回哪去!
  这样一来,对她的产业就没什么影响了。
  第76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76)
  “再来一杯。”四爷把杯子伸了过来。
  敏宁接过杯子又给他倒了一杯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