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节(2 / 4)
前者是男主人亲自下的禁令,后者府里的人谁不知道?安侧福晋掌握着大量的资产,许多命令都是从她这个书房里发出去的。这里一个纸头可能都是机密。
传出去甚至会整个行业受到震荡,也幸好敏宁身处贝勒府,不然那些商业间谍早隐到她身边去了。
敏宁看到帖子就放在桌上,她看都没有看就知道这是她之前送到各府上的招生帖。
撕开信封之后,敏宁打开那封信看了起来,没想到这是三皇子的亲笔信,信是写给四爷的,说才看到他那张招生帖,为了以示歉意不仅将府里的几个适合年龄的孩子都送过来,还打算让二格格也跟着过去,一来是照顾弟弟妹妹,二来也是开阔一下眼界,多读点书,就算抚蒙之后,性子也能开朗一些。
在这个时代,抚蒙之后的女孩平均寿命都不长,男人们自然知道这个原因,只是为了延续大清跟蒙古之间的联系,就算拿女孩子们的性命来填也是熟视无睹。
可以说在众朝代之中,大概也只有大清的公主过得最悲惨。
三皇子软的硬的都说了,总的来说,他的意思就是,哥哥报名的时间是晚了些,不过看在都是他侄子侄女的份上,让四爷给个面子。
敏宁笑得合不拢嘴,多出来几个学生,她高兴还来不及,面子自然要给。
最后又想到对三皇子后院中的情况也不了解,便问向贾进禄,“对了,三爷家都有哪几个孩子符合年龄?”
贾进禄这些天可没少帮忙整理宗亲和皇子府中适龄的小阿哥,对于三皇子府中还算是了解。
“弘晟阿哥在上书房读书肯定不会来,那适合年龄的也只有弘曦阿哥和弘景阿哥以及二格格和三格格。”
弘景?
敏宁一听还以为跟自家元宝重名了。
好在贾进禄这时候帮忙解释,“这位弘景阿哥,咱们家的二个少个日字。”
敏宁点了点头,皇帝儿子多,这皇孙自然也多,日字旁的字稍微出彩一点的都用光了,有许多不注意就取了重名。
先前四爷也跟他埋怨,他看中了弘晟这个名字,没想到被老三家的抢了先。
“弘景就弘景,回头大不了跟弘暻分开分成两个组,名字相同,这是难以避免的,全国还不知道有多少个类似的名字呢。”
敏宁能想得开,贾进禄自然也就不多嘴了。
随后让贾进禄赶紧给三皇子府中回个音,“就说七月一日是开学的日子,别忘了将孩子们送来就成。”
开学时再说其他的,敏宁原来想让这些孩子们都住宿的,后来想了想觉得又不行,才几岁的孩子自制力不行,可能想家想得根本无心读书。
还是让每个府差遣马车过来迎接,当然要怕费那个事的话,可以由学校组办一个校车接送。
到了五月底,天气逐渐热起来,皇帝终于准备启程前往热河避暑。
大皇子、太子、八、九、十、十三、十四阿哥都在随驾之列,而除了这些成年的皇子以外,皇帝把自己最心爱的十八阿哥也带上了。
三爷、四爷属于被留守在京城之列。
三爷和其长使修撰的书即将大成,所以忙一点无法出行还算正常。
可四爷呢?
他先前忙碌着航海贸易,这件事情已经告一段落,目前不可能有那么大手笔的在往倭国去,每月里去十来条船已经足够了。
特别是先前收回户部的欠账,那可是大功劳,没道理这一次不带他前往塞北,可偏偏皇帝就将他落下。
四爷心里不知道怎么想的,不过敏宁确实觉得家中气氛有些变化。
大概四爷是真的受到了打击,又拾起了经书恢复跟禅师的交流。 ↑返回顶部↑
传出去甚至会整个行业受到震荡,也幸好敏宁身处贝勒府,不然那些商业间谍早隐到她身边去了。
敏宁看到帖子就放在桌上,她看都没有看就知道这是她之前送到各府上的招生帖。
撕开信封之后,敏宁打开那封信看了起来,没想到这是三皇子的亲笔信,信是写给四爷的,说才看到他那张招生帖,为了以示歉意不仅将府里的几个适合年龄的孩子都送过来,还打算让二格格也跟着过去,一来是照顾弟弟妹妹,二来也是开阔一下眼界,多读点书,就算抚蒙之后,性子也能开朗一些。
在这个时代,抚蒙之后的女孩平均寿命都不长,男人们自然知道这个原因,只是为了延续大清跟蒙古之间的联系,就算拿女孩子们的性命来填也是熟视无睹。
可以说在众朝代之中,大概也只有大清的公主过得最悲惨。
三皇子软的硬的都说了,总的来说,他的意思就是,哥哥报名的时间是晚了些,不过看在都是他侄子侄女的份上,让四爷给个面子。
敏宁笑得合不拢嘴,多出来几个学生,她高兴还来不及,面子自然要给。
最后又想到对三皇子后院中的情况也不了解,便问向贾进禄,“对了,三爷家都有哪几个孩子符合年龄?”
贾进禄这些天可没少帮忙整理宗亲和皇子府中适龄的小阿哥,对于三皇子府中还算是了解。
“弘晟阿哥在上书房读书肯定不会来,那适合年龄的也只有弘曦阿哥和弘景阿哥以及二格格和三格格。”
弘景?
敏宁一听还以为跟自家元宝重名了。
好在贾进禄这时候帮忙解释,“这位弘景阿哥,咱们家的二个少个日字。”
敏宁点了点头,皇帝儿子多,这皇孙自然也多,日字旁的字稍微出彩一点的都用光了,有许多不注意就取了重名。
先前四爷也跟他埋怨,他看中了弘晟这个名字,没想到被老三家的抢了先。
“弘景就弘景,回头大不了跟弘暻分开分成两个组,名字相同,这是难以避免的,全国还不知道有多少个类似的名字呢。”
敏宁能想得开,贾进禄自然也就不多嘴了。
随后让贾进禄赶紧给三皇子府中回个音,“就说七月一日是开学的日子,别忘了将孩子们送来就成。”
开学时再说其他的,敏宁原来想让这些孩子们都住宿的,后来想了想觉得又不行,才几岁的孩子自制力不行,可能想家想得根本无心读书。
还是让每个府差遣马车过来迎接,当然要怕费那个事的话,可以由学校组办一个校车接送。
到了五月底,天气逐渐热起来,皇帝终于准备启程前往热河避暑。
大皇子、太子、八、九、十、十三、十四阿哥都在随驾之列,而除了这些成年的皇子以外,皇帝把自己最心爱的十八阿哥也带上了。
三爷、四爷属于被留守在京城之列。
三爷和其长使修撰的书即将大成,所以忙一点无法出行还算正常。
可四爷呢?
他先前忙碌着航海贸易,这件事情已经告一段落,目前不可能有那么大手笔的在往倭国去,每月里去十来条船已经足够了。
特别是先前收回户部的欠账,那可是大功劳,没道理这一次不带他前往塞北,可偏偏皇帝就将他落下。
四爷心里不知道怎么想的,不过敏宁确实觉得家中气氛有些变化。
大概四爷是真的受到了打击,又拾起了经书恢复跟禅师的交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