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22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新闻1班没能竞选上班长,人家立马就将目光放到了学生会,开学没几天就打入了学生会内部。
  项小羽说干就干,第二天全班在操场晨练的时候,就凑去男生队伍,请杨一帮帮忙。
  被委以重任的杨一很快就有了回信。
  她可以直接将申请递去校长室或者校团委,也可以通过学生会转交给校团委。
  校园管理还有些混乱,这件事还真说不好具体由谁负责。
  项小羽听取了杨一和廖习兰的建议后,打算将申请材料给校长信箱和校团委各送一份。
  除了一份申请书,她还附上了自己的播音履历,五年来录制过的所有节目清单,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剪报本,郁台长提前为她写好的推荐信,以及一份渔业电台的录播小样。
  鼓鼓囊囊一大包,校长信箱根本塞不下。
  校长办公室大门紧闭,她就算是再傻大胆,也没敢直接敲门进去毛遂自荐。
  于是只好转去了校团委。
  团委办公室里只有一位值班老师,她硬着头皮跟人家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后,便屏息等着对方的答复。
  “那你先把申请材料留下吧,回头我们讨论讨论。”
  项小羽在家跟着小宋哥耳濡目染,听得出这是领导打官腔的客套话,她当然不能就这么走了。
  “老师,那我什么时候能过来拿我的剪报本和录播小样啊?”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这个剪报本里有我工作后发表的所有文章,只有这一本,录播小样也是我从渔业电台离职的时候,台长送给我留作纪念的。我还得拿回去好好保存呢!”
  其实这样的剪报本她做了好几本,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的。
  值班老师放下报纸问:“你以前在哪个广播电台工作来着?”
  “海浦人民广播电台下属的渔业电台。”
  项小羽趁机跟对方介绍了自己曾经的工作情况。
  广播电台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还是比较光鲜和神秘的工作,值班老师理所当然地将渔业电台想象成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单位。
  殊不知整个渔业电台常年只有五个工作人员。
  项小羽觉得这位老师对电台的工作还是有些兴趣的,便拖过一张椅子坐下,跟人家一问一答地聊开了。
  于是,等她离开团委办公室的时候,得到了下周一来听结果的答复。
  *
  项小羽在记事本上记下了来团委的行程,就将广播站的事暂时放下了。
  廖习兰还在楼下的自习室等她一起去上课。
  今天他们班有一节新闻摄影课,摄影课几乎是全新闻系学生最期待的专业课。
  在他们上第一节 课的时候,学校就给他们这一届新闻系的学生发了照相机!
  当然不是人手一台的。
  每个班有十台照相机,三个人共用一台!
  即便如此,也把前几届的工农兵大学生们羡慕得眼睛都绿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