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24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宋恂他们这批学员刚入学便被通知,这里是互称同志,不称官衔的。就像有些学校为了打破身份歧视,要求中小学生穿统一服装一样。这里也是如此,大家都是同学,没有职务高低之分。
  这是党校的老传统,除了教研室的老师,大家对年长者统称“老x”,对年轻人统称“小x”。
  宋恂入学以来,一会儿是小宋,一会儿是老宋,一会儿是班长,反正就是没人叫他宋局长。
  “现在正是晚饭时间,咱们食堂怎么只有这么几个人来吃饭?”郭校长问。
  没人应答。
  还能是什么原因?不好吃呗。
  郭校长咬了一口菜团子说:“今天吃的是忆苦饭,其实口味还可以,我吃过比这个还硬的菜团子,吃进嘴里划嗓子,那才是真的苦。现在已经好多啦!不过,咱们今天就是闲聊,大家有什么话,可以畅所欲言嘛!”
  还是没人主动开口。
  郭校长除了是党校校长,还有另一个身份,省委组织部长。
  理论班的学员还好,距离毕业分配还有两年时间呢,但县处班的学员就比较谨慎了。
  常云海放下手里的菜团子,实话实说道:“老郭,其实咱们学校的饭菜也得与时俱进一下。大家不怕吃忆苦饭,但是忆苦饭和普通的饭菜卖一个价钱,你说大家怎么选?党校给了我们每人每天四毛钱的伙食补贴,在食堂吃要花四毛,在外面吃也是四毛,都是花一样的钱,大家当然愿意吃好的呀!咱们学校的伙食,要么降价,要么提高饭菜水平,否则大家肯定都不爱吃食堂。”
  “我看你们还挺爱吃的。”郭校长冲他们的大饭盆扬扬下巴。
  既然不爱吃,怎么还打了一大盆的菜团子?
  宋恂:“为了节省时间,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吃食堂的。毕竟去校外找地方吃饭,还要浪费很多学习时间。何况大家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这个饭菜水平放在农村生产队里算是好的。不过,小常说的没错,如果时间允许,我当然想花一样的钱,吃到更好的。”
  郭校长点点头,让秘书将食堂饭菜的问题记下来。
  校内设立食堂是为了给学员提供方便的,如果会因此耽误大家的学习时间,那么食堂的饭菜水平确实有待改善。
  “看你们的年纪,应该是马列主义基础理论进修班的吧?”郭校长继续跟他们闲聊。
  宋恂二人点头。
  “开学这段时间学得怎么样?上课内容能听懂吗?”
  提起教学内容,常云海就心里发苦。
  他是组织部委培的,跟那些考上来的学员还不一样。
  人家是经过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层层筛选过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但他一直在公安局工作,基本没怎么接触过理论知识,每天上课都跟听天书似的,根本就听不进去。
  小常蔫儿了,便由宋恂出面回答:“上课内容能听懂,只不过我们的大多数学习时间是放在课后的,学员们的理论水平还比较低,啃原著还不太能消化。”
  郭校长理解地笑笑,“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原著确实不好啃,但是从量变到质变也有一个顿悟的过程,现在看不明白的原著,其实是常读常新的,每次读起来都能有新的理解。”
  常云海接话说:“我们班长是全班唯一的本科大学生,他每日苦读都消化不了,其他同学就更难理解了。”
  郭校长嚼着菜团子,偏头瞅了宋恂一眼,问:“你是理论班的那个本科生啊,叫宋恂的那位同志?”
  这个对外招考的理论进修班是他一力主张开办的。
  所以,几个特殊学员的档案,他都看过。
  宋恂就是属于比较特殊那一类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