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魏察思的事情尚在调查之中, 朝中争论不休。景明帝面上看着沉得住气,可与阁臣论政时言语上却比往常要急躁些。
  很快, 他们担心的事情便发生了。
  原本押在诏狱死牢中的杨晚玉忽然不翼而飞,连个影子也没有。将诏狱翻了个遍,也找不到半点蛛丝马迹。刘无端慌了,但也只能咬着牙禀了皇帝,不出所料他脸色沉到几乎发黑。
  居然还有人能将眼线安插到诏狱去!
  这边继续查着, 另一边将刘无意看紧了。景明帝思忖着,锦衣卫里面也是时候清理一番了。这事也耽搁不得, 当即便下了旨意。至于刘无意,暂时没敢将他放在诏狱,另挪了地方。
  到底长期在御前待着, 刘无意深知景明帝的脾性,背叛者绝不容恕。便是他将什么都说了,结果也还不过是个死。
  只是他至死都不明白的是,景明帝究竟是如何识破他的。
  到底是个太监,当年被卖进宫里时便是孤身一人,也没什么好牵挂的。只是后来遇到的人和事太多,令他原本一个没心没肝的人也不得不服软下来。
  景明帝没让人严刑拷打,估摸着是还记挂着自小相伴的那份恩情。刘无意心知事已暴露,却仍旧是什么都不肯说,只是求着见皇帝,可景明帝已失望到了极点。
  他去了一次,将前因后果都解释清楚了,可却让人看着,不让他死。刘无意今年已年近五十,原本养尊处优时精神头还好些,如今看着几日之间已垂垂老矣。
  “朕十二岁那一年发热,母后却正为亲子夭折伤心,没工夫管朕。是刘公公去太医院处处给人下跪磕头求来太医替朕诊病,那年刘公公也才三十岁,去哪一个宫不是好前途,非要耗在朕这个连根基都不稳的懦弱太子跟前。”
  “后来你跟着朕二十余载,见惯了皇子间的明争暗斗,风雨里都相互扶持。那时候先帝并不待见朕,若非朕是嫡子怕早就地位不保了。天寒叮嘱朕加衣的是你,风雨里递伞的是你,罚跪时扶朕起来的是你,为了朕与先帝母后争执被罚的是你,朕登基那日除却皇后外离朕最近的也是你……”
  景明帝登基以来虽在朝堂上杀伐果断,又生性多疑,却从未疑过他,或者说,不忍去疑他。
  “你年龄足以令朕称一声长辈,这几年朕自问也从未薄待过你。可如今想来,三年前朕便该怀疑你了,只当时查出来个顶嘴的小太监,便没再深究。”
  刘无意因长时间未开口,身体又较往常虚弱很多,开口声音便有些哑:“……是老奴有负圣恩。”
  “江氏入宫是你做了手脚。这几年后宫争斗,凡有涉及皇子一事,背后便都有你的影子。你不敢与阁臣交往便私下里去见其他大臣,还有朕身边那些消息,也都是你传出去的罢。宫中那些你自己培养的势力,以及在朕眼皮子底下做的那些事,一桩桩一件件,朕如今才知道,也是如今才敢知道。便只想问你一句,为何要背叛朕!”
  刘无意如往常一般伏身跪地,可与从前那个亲切的宦官看上去已然大为不同。
  “此时陛下问这些已无用了。背主一事老奴承认了,其余……老奴只能说,吏部尚书一事,陛下不会如愿。往后如不如愿,便看您自己如何走了。”
  景明帝脑中的伤感转瞬即逝,只留给了看守之人一句话:“想尽办法问出来,但是人得活着。”无论是从恩情上来说还是从他的作用来说,都不能死。
  刘无意知道自己撑不住刑,看守的狱卒也知道,是以并未上刑。然而还未开始审问,人就已经忽然中毒身亡。而经症状来看,竟还是宫中上位者用以赐死时的鸩毒。鸩毒并不好得,那便幕后人在宫中还有其他眼线了。
  刘无意一死,仅存的一条线索又断了,不过狱卒在他身上竟还发现了其他的东西。那张字条缝在里衣上,不易被发现,被拿出来时已有些污渍,字迹不太清晰,但足以辨认。
  他为自己留的后路没用上,为景明帝留的后路也不明晰。
  诏狱里的清洗尚在暗中进行得火热朝天,前朝愈发动荡起来。因内阁次辅的暂时缺位,江耀庭身上的担子便更重了。其余几人里仅有刑部尚书方恭可用,兵部尚书孙世兴是去年刚入的阁,资历不够,加之景明帝对他的信任远不如其他人,而他自身能力与其他人相比都差强人意,其余几人自然不大看重他。
  大理寺协同刑部正在查着魏察思的案子,景明帝索性将锦衣卫也安插进去,美其名曰是监督过程和协同查案,其实不过是从中取便看看有没有其他什么线索。除却吏部,还有那些上奏之人,暗中也都在一一调查。
  此时立储一事便稍稍往后放了放,也没人敢说什么了。
  江怀璧这几日只从局外在观望着所有的变动,自然注意最多的还是沈迟那边。因为尚在调查,是以暂时他那里还是风平浪静。
  在听说景明帝终于单独宣召了沈迟后,江怀璧开始莫名紧张起来,也不是慌,实在是他处于风口浪尖上,危险得很。
  可永嘉侯府却不见任何动静。
  他说过早有安排,可是到底还是有些担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